薊王有意將天下亭舍、郵驛、烽堠、壁壘、障塞、塢堡、關津,另立一署。譬如穿渠校尉,亦或效仿治粟、水衡二都尉,設彆將領護。因軍民兩用,故由幕府所轄。至於署名,薊王尚未想好。
譬如,路軨令。秦漢皆置,屬太仆,有佐官丞為副,“主乘輿路車,又主凡小車。軨,今之小馬車,曲輿也”。今漢初亦置,後省。複用倒也合適。隻是此職,隻主路車,不管關津及路政。薊王更傾向於,用“交通”亦或是“均輸”等。再造新詞。薊王行事,謀定後動。需麵麵俱到,不可臨時起意。詞不達意,為人詬病。
數萬大軍,萬輛兵車。館舍無從容納。馳入軍營,借宿一宿。翌日出發,無需拚組大營。
是夜,薊王於中軍大帳,夜宴群臣。關都尉吳匡,亦有幸列席。
幕府三丞,右丞荀攸,掌五部都護;左丞李儒,掌天下屬國;中丞賈詡,總領幕府,獨掌治粟、水衡二都尉,並隴右牢城及洛陽兵馬。換言之,八關都尉,隸屬中丞賈文和。薊王有意將天下關都尉,皆歸為一署,與治粟、水衡二都尉並列。正因中丞職權,太過分散。
另有緣由,隻因內外循環商道,日益權重。薊國市舶寺,並治粟、水衡二都尉,已能全護,內外水路。然河西走廊、居延外道、羌身毒道、蜀身毒道等,陸上商道,多力有未逮。不納入幕府,如何掌控全局。
須知。沿途亭舍關津,皆為各州郡所轄。關關皆稅,重重盤剝。無從統籌,通商不利。正因三關稅重,故令居延外道繁華。尤其大宗糧草,皆由外道運輸。弊端凸顯。故薊王才有一統路政之心。
楚都壽春,袁術府邸。
“報——”便有斥候來報:“薊王中壘,已出函穀!”
“再探。”袁術眼中,一閃利芒。
“喏!”
待斥候自去。長史楊弘進言:“薊王此去,非一日之功。明公,毋需急。”
袁術輕輕頷首:“然兵情主速。宜當速擊之。”
主簿閻象言道:“敢問明公,二路,何為主,何為副。”
“江夏為主,廣陵為副。”袁術已有決斷。
“明公亦不欲,陶恭祖早亡。”彆駕韓胤言道。
“然也。”袁術一聲冷笑:“陶謙命不久矣,朝不保夕,不足為懼。然呂布、陳宮,才是我等大患。薊王遠去,無人掣肘。甄都上公之爭,斷難善終。不日當起兵亂。時呂布、陳宮,必發援兵,與曹孟德血戰。關東戰亂,便是劉景升,亦難作壁上觀。待猛虎遠遁,再滅陶謙不遲。”
袁術不愧六雄之一。早已窺破時局。
阜陵相許劭,遂進言道:“既如此。二路兵分,當假虛實之計為上。斷不可強為。”
“許相之言,與我相合。”袁術聳肩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