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初置“司直”官,屬丞相府,稱“丞相司直”,比二千石。掌協丞相,舉不法,位在司隸校尉上。武帝以禦史中丞督司隸校尉,以司隸校尉督丞相,又以丞相督司直,以司直督諸州刺史,以刺史督官秩二千石及以下。今漢改屬司徒,稱“司徒司直”助司徒督錄諸州郡上奏。建武十一年(35年)省。
曹孟德,重立司直。非屬丞相、亦非屬司徒。乃屬太保。故名“太保司直”。
其用意,不言自喻。然其畢竟高風亮節。將京師七郡治權,拱手相讓。尚書令桓典同日上表,求改司隸校尉為司州。另立州牧,掌理州事。
王曹二黨,暗中協商,默契於朝。董侯見百官無不讚同。這便心安理得。詔命,改司隸校尉為司州,立司直儀製同司隸校尉。
首任司州牧,不出意外,為少府黃琬所得。
黃琬身後之位,非曹黨莫屬。
甄都,都亭。
新任司州牧,走馬上任。王允、曹嵩,不約而同,率眾餞行。
目送黃琬,車駕遠去。曹嵩與王允,並肩而立。身後朋黨,涇渭分明。
“太師,舉黃子琰出鎮舊都,得其人也。”曹嵩意氣風發。
“太保,所言極是。黃子琰為豫州牧,政績為天下表。料想,此去舊都,必不負天子所托。”
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聞王允亦口出“舊都”。曹嵩笑問:“尚書令上表。言,朝廷都甄,舊時京師,不宜異同。故棄司隸之名,而改司州。”
“然也。”尚書令桓典上表,王允自然心知肚明。
曹嵩試問:“莫非,太師已無還都洛陽之念。”
“非我不願,乃天子不欲。”王允實言相告。
曹嵩慨歎:“太師,乃人臣也。”
曹嵩此言,多半可信。明知遷回舊都,二黨之爭,王黨必大獲全勝。然天子不許。王允言聽計從。麾下朋黨,亦俯首聽命。非人臣,不可為也。
“董驃騎,欲求為左(驃騎)大將軍。太師,何意?”曹嵩又問。
“昔先帝,分設左右車騎。”王允答曰:“竊以為,左右驃騎,可設。然左右大將軍,斷不可立。”
曹嵩輕輕頷首。大將軍權重如斯。豈能一而再,再而三,與薊王並立。
“西蜀張濟為驃騎大將軍。我朝豈能無人?”曹嵩此問,大有深意。
不其侯伏完正欲脫口而出:何不立車騎大將軍。
不料王允已先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