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9 師直為壯(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494 字 8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小沛,鎮東將軍,呂布大營。

目送淮南使節,車駕遠去。呂布表情漸冷。

重入中軍大帳。

呂布先問:“袁術何意?”

陳宮答曰:“回稟將軍,袁公路已知曹孟德所謀,故欲與將軍,共擊之。”

“曹孟德,果有奪陳王寵,傳國玉璽之意?”呂布遂問。

“非為玉璽,乃為滅淮泗諸國聯盟。”陳宮一語中的:“時王太師易相奪國。除淮泗連橫之禍。徐州四相,皆出太師門下。與將軍素有往來。聞陶使君,二讓徐州。唯恐三讓禮成,徐州易主,故(曹孟德)欲先擊陳國,再圖徐州。”

呂布追問:“既如此,何不先攻徐。”

“謂‘師直為壯’。”陳宮笑答:“徐州四相,乃王太師所立。治國無過,行事無失。曹孟德何以攻之?”

“師直為壯”,典出《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師直為壯,(師)曲為老,豈在久乎?”

即是說。出兵理由正當,則士盛;出兵理由不當,則士衰。後意指,為正義而戰,軍隊鬥誌旺盛,所向無敵。

與《呂氏春秋》所載:“夫攻伐之事,未有不攻無道而伐不義也。攻無道而伐不義,則福莫大焉,黔首(百姓)利莫厚焉。”義理相近。

陳王寵私納傳國玉璽。此為大逆不道之罪。曹孟德出兵討伐,是為“攻無道”,故“福莫大焉”。且隻需降服陳王寵,得淮泗諸國與其來往密信。便足可,以此為憑。再揮師攻伐徐州四國。是為“伐不義”,則“利莫厚焉”。

換言之。攻滅陳國,乃突破口。

“原來如此。”呂布這便醒悟。一言蔽之,二黨相爭,師出有名。

若得淮泗諸國,暗結同盟之罪證。曹孟德便可假“監國不利”,將淮泗諸國相,悉數罷黜。且出兵時機,亦精心挑選。

薊王總王權之極。以輔漢大將軍尊尚父,加黃鉞。天下諸侯,莫敢不從。先前,陳王寵,行三推三讓。薊王傳檄天下,不欲僭越。然心中所思所想,曹孟德又豈能知。故趁薊王出征在外,鞭長莫及。攻滅陳國,一舉除呂布竊據徐州之危。如此,關東再無掣肘之人。

無外援相助。王太師朝中勢孤。兩黨之爭可休矣。

曹孟德此戰,行曲線救國。討伐陳國,是其一。斷淮泗連橫,為其二。滅呂布,乃其三。

最終,剪除王太師朋黨羽翼。助其父曹嵩,獨掌大權。

卻不料,被袁術窺破。

袁術與陳王寵,暗結同盟。得陳國糧草接濟,並淮泗諸國遮掩。袁術這才竊據淮南。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若淮泗諸國並呂布,先後被曹操所滅。袁術孤軍,斷難久持。如此。關東儘為曹孟德所得。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勢,成矣。

那時,便是薊王劉備,亦恐為其所用。

慮及此處。呂布遂求問:“為今之計,該當如何?”

“無天子敕令,將軍宜閉門思過。萬勿輕動。”陳宮胸有成竹。

見呂布仍後知後覺。張邈出言寬慰:“將軍毋慮。曹孟德攻陳,太師必有詔命。”

二黨相爭,旗鼓相當。曹孟德所圖,王黨必有警覺。群策群力,自有應對之法。呂布隻需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後發先至,必有用武之地。

若聽風即雨。打草驚蛇,反而不美。

更何況,先前正因曹孟德上疏,言呂布與徐州往來過密,有(朝臣)私交外臣(地方官吏)之嫌。故王太師逐裨將張超以警策。又除車騎將軍位,貶為鎮東將軍。至此,呂布勒令兵馬,避門不出。以示悔過。無詔不離,方是下臣之道。如臂指使,方受王黨重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