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四家擊袁(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121 字 8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

注曰:“我十倍勝於敵人,是以十對一,可以圍之,無令越逸也。”

換言之,曹孟德需遣十倍於我之大軍,方能圍困楚都壽春。壽春,城高牆厚,內外環渠,今非昔比,固若金湯。便是蓋海艦隊,亦斷難長驅直入。謂“困獸猶鬥”。壽春被圍,城中軍民必“置之死地而後生”。更有甚者,淮南乃江東門戶。若失淮南,長江天塹,為敵我共有。合肥侯固能偏安一隅,然再無力過江,逆襲關東。難有寸進,是其一。天下三分,必令薊王得利,為其二。待天時地利人和,三才彙聚。萬裡江山,薊王傳檄可定矣。

時不我待,歲不我與。叔侄三人,皆知三興在即,大限將至。故無所不用其極。

叔侄相爭,南北棋峙。淮南、荊襄並漢中,乃兵家必爭之地。此三地,從東至西,綿延數千裡,猶如常山蛇勢。於是乎,“自古天下裂為南北,其得失皆在淮南”。

謂“臨淮通海”。董侯若得此地,可飲馬長江,兵鋒直指建業,令合肥侯,如鯁在喉,寢食難安。今為袁術竊據,江東之地,悉數保全,且據兩淮沃地,屯田養士,北伐中原,圍獵河洛,一統關東,指日可待。

一言蔽之,於叔侄雙方而言,淮南皆是必爭之地。袁術素驕豪。置身萬眾矚目,生死攸關之戰略要衝。背水弄險,於存亡之際,談笑自若,睨視天下英雄。

縱四麵楚歌,大軍壓境。諸君且與我,共浮一大白。

一言蔽之,出人意表,敢為人先。“誌大言浮,離經叛道”。語不驚人死不休,便是袁術內心寫照。見我百般不爽,又奈我何?

襄陽,鎮南將軍兼領荊州牧,劉表府邸。

“司徒手書,當作何解?”劉表居高下問。

王允殉節,王黨離散。前王黨首席,今三公之司徒,不其侯伏完,遣人投書。命劉表兵出江夏,與廣陵徐州水軍,並長塗二龍,合四家之力,攻滅袁術。茲事體大,劉表遂開府議。

見長史蒯良,彆駕蒯越,群僚之首,仍端坐無言,明哲保身。

“謂‘此一時,彼一時也’。”便有從事中郎韓嵩,起身答曰:“司徒非太師。恐難與曹司空敵。”單從“曹司空”之尊稱,便可知韓嵩,心向何人。尤其《求賢令》,遍傳關東。士林無不拍手稱快。譬如韓嵩,亦多有親朋摯友,入都甄求官。將心比心,若他日時局有變。曹孟德一統關東,得親友舉薦,我等亦有退路矣。

劉表雖未能入列六雄之中。然亦稱人傑。韓嵩心思,焉能不知。於是,不置可否:“軍師,以為如何?”

“明公當聽命。”軍師祭酒禰衡,起身答曰。名士風流,舉重若輕。

治中劉先,素仰禰衡。這便代主求問:“請軍師,見教。”

“《禮》曰:‘進退必敬,如親聽命。’《易(《焦氏易林》)》曰:‘俯伏聽命,不敢動搖。’太師殉節,王黨北投。曹黨再無掣肘。然,如不其侯伏完、尚書令桓典,王黨席首,皆得以保全。”軍師祭酒禰衡,循循善誘:“何也?”

治中劉先,試答曰:“莫非,乃天子有意為之。”

“然也。”禰衡笑破天機:“司徒投書,乃出天子之意也。”

“原來如此。”治中劉先,灌頂醍醐。再深思,曹黨專權,把持朝政,欲挾天子以令諸侯。必為天子所忌。為求自保,故力全王允黨羽,欲製衡曹黨之心,足見一斑。

“然,王黨四散,十去八九。伏完、桓典,孤立無援,必敗矣。”從事中郎韓嵩所言,亦是堂中百官所慮。且禰衡與曹孟德之間隙甚深。此時進言,未嘗不出私心。

不料,禰衡一語驚醒夢中人:“黨人四散,還有外戚。天子元服,伏貴人立後。不其侯,可為上公。另有車騎大將軍董重,安集將軍董承,結為朋黨。關東群雄,引為外援。今漢權臣,無出外戚。勝負幾何,未可知也。”

先前,王允、曹嵩,上公之爭。

如今,權臣、外戚,明爭暗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