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4 信以為真(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838 字 8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叩見陛下。”驃騎大將軍張濟,披甲入殿。

“大將軍免禮。”史侯難掩急色,一氣嗬成:“曹司空已破承光殿,二董舉族下獄。董侯亦被禁錮……”卻在言及江東合肥侯手書時,戛然而止。

確定天子已言畢,驃騎大將軍這才起身落座:“陛下,何意。”

史侯答曰:“朕欲入甄。”

“何其急也。”驃騎大將軍,久居高位,又鎮漢中。比洛陽時,不可同日而語。此時,曹孟德雖破承光殿,將二董舉族下獄。董侯亦被禁於宮苑之中。然言及塵埃落定,為時尚早。

待曹孟德誅二董,夷三族。裹挾群臣,恭請史侯都甄,再動身不遲。

事已至此,史侯亦不做隱瞞。遂以合肥侯手書示之:“大將軍且看。”

驃騎大將軍,不疑有他。雙手接過,定睛一看,不由大驚:“嘶——”

史侯言道:“董侯,非朕之二弟,乃朕之三叔也。”

“其父,何人?”洛陽舊事,張濟未曾親曆。故觀書上“唐周之亂”,未能窺破隱情。

雖是永樂隱秘,祖母醜聞。然事關大漢帝位,史侯亦不做隱瞞:“聞乃永樂良工唐七。”

“這……”張濟出身草莽,然將心比心,堂堂大漢帝後,豈能自甘墮落,委身一匠人。

無怪張濟不信。便是史侯,亦麵露慚色:“前朝舊事,諱莫如深。朕亦驚怖其(合肥侯)言。然,‘枳句來巢,空穴來風’。大將軍當信之。”

一句“大將軍當信之”。可謂切中要害。史侯言下之意,真偽不重要。信以為真,才是關鍵。即便,董侯真乃王美人貴子又如何。終歸,“三人成市虎”,“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若無權臣,鼎力支持。試想,單憑董侯,孤兒寡母,如何自辯。

試想。合肥侯乃董太皇次子。由其親筆傳書,群雄焉不見疑。

悉知史侯言中深意。驃騎大將軍張濟,忽生一絲悲涼,又很快隱去:“薊王知否?”

史侯歎聲一笑:“朕料,薊王,必不知也。”

“茲事體大,曹司空,焉不告薊王。”張濟必有此問。

“薊王,總王權之極,威震天下。薊王一言,‘強於百萬之師’,‘重於九鼎大呂’。群雄,豈敢見疑?”史侯以己度人,窺破時局。

“‘《春秋》之義,信以傳信,疑以傳疑’。”張濟如何能不醒悟。

“大將軍,所言是也。”史侯雖心慨歎,然意不改。

一言蔽之,薊王立義,合肥侯立疑。假董太皇次子之身份,自揭家醜。且言之鑿鑿。群雄豈不,捕風捉影。於是流言蜚語,甚囂塵上。漢宮禁忌,永樂隱秘,大白天下。世人豈不嘩然。

試想,董侯如何還能穩坐帝位。

先秦,呂不韋、嬴政,名為君臣,實為父子之事。史上亦無定論。便是太史公,亦有兩套說辭(注1)。

何況,董侯生父,乃一介匹夫。不值一提。甚至已被,滅口多年。無從與董侯助勢。合肥侯傳書袁術,不惜斷母子親情,舍身造謠。袁公路,心領神會,將合肥侯手書,轉呈曹孟德。便是所謂“以訛傳訛”。曹孟德,非但不傳書薊王,以正視聽。反又將手書傳於南陽。便是張濟所言,“疑以傳疑”。

合肥侯、史侯,權衡利弊,當信以為真。為奪大位,必爭相示好。曹孟德自可,坐收漁人之利。

於合肥侯而言。關東播亂,便可火中取栗。叔侄二人,心思各異。然皆為竊據大漢帝位,無所不用其極。

史侯與張濟,這便定計。由張濟親率三千西涼鐵騎,護送史侯,君臨甄下。十萬大軍,伏於南陽。

稍後,待甄都來使,司空司直程昱,安睡自醒。史侯又設宮宴,為其接風洗塵。席間,與程昱商定,各項儀軌。史侯堅持,曹孟德需率百官,出城十裡相迎,雲雲。

程昱快馬回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