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意欲何為。”劉備求問。
聞此問。董太皇猶如,回光返照:“先帝《起居遺詔》在此,‘貴子’亦在此。王上可願助朕,廢長立賢,三興漢室。”
“敢不從命。”薊王先伏地奉詔,起身再進良言:“然臣有一席肺腑之言,不吐不快。”
“王上直言。”董太皇猶受強心一針,心病已愈大半。
“太皇自問,所為何來,又有何求?”劉備目光,清洌無波,慧深如海。
“自是,天下權柄!”董太皇,實言相告。
“臣,鬥膽。”劉備躬身近前,隔簾耳語:“竊以為,天下權柄,早已在握。”
“王上,何出此言?”董太皇猶未自醒。
劉備遂將一物,送入太皇手心。
待辨出此物,永樂太皇,渾身巨顫。電光石火,已幡然醒悟:“王上之意,朕,已儘知。”
“臣,告退。”劉備趨步退後,跪拜自去。
薊王退步刹那,腰間玉色一閃。似是捆紮玉簡一卷(詳見:《列宿·1.37魚目混珠》)。
逸樂精舍。不等封諝,言語落地。畢嵐忙問:“薊王所呈何物?”
“未可知也。”封諝立於門外,隻聞其聲,不見之物。童子申,遂親眼得見。然匆匆一瞥,亦不知何物。
此事,趙忠亦略知一二。這便言道:“時有黃門死士,伏於梁上,亦未能辨。竊以為,先帝另有玉簡遺詔,傳於薊王。”
“可比天下權柄。”封諝多年來,苦思無解:“究竟何物?”
“薊王言,‘天下權柄,早已在握’。又是何意?”宋典心生疑慮:“莫非,薊王已知,何後所掠,乃太皇之子。”
“必不能也。”封諝早已想通:“若薊王早知永樂隱秘,豈容董氏亂漢。”
“種出薊王乎?”宋典竊問。
“時薊王房中不利,無所出也。”封諝搖頭。
眾人苦思無解。若封諝所記不差。薊王與董太皇,華室對話。必有深意。
與舍中內官,所思不同。甘泉衛尉何苗,另有所問:“莫非,(何)太後謬矣?”
言指,何後選錯貴子。
“或,董侯亦出漢室。”趙忠眼中,精光一閃。
“趙常侍,何出此言?”何苗求問。
趙忠轉問畢嵐:“蟾宮之上,可有漢室宗親。”
“然也。”畢嵐自然知曉。
欲求曹節,先登蟾宮。洛陽勳貴,心知肚明。時曹節以大長秋兼領尚書令。大權獨攬,權勢滔天。便是張讓、趙忠,等十常侍,亦不敢與之爭鋒。洛陽公卿,登門相求者,絡繹不絕。
“時為何人?”趙忠追問。言指,畢嵐暗送永樂太後當夜。蟾宮來客,可有漢室宗親。
“陳王、平原王、河間王、合肥侯。”略作思量,畢嵐逐次作答
“這……”聞者,無不心驚。
陳王寵,素有大誌。平原王,乃桓帝胞弟。永樂母子,皆出河間。
更有甚者。
合肥侯身患“蒸母”隱疾。
胡思亂想,紛至遝來。
舍中眾人,一時汗如雨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