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高祖、光武、昭烈:前漢、後漢、季漢。亦或是:前漢、後漢、今漢。
首當其衝。改元,赦天下。
左相掌邦交。北港迎來送往,皆出崔鈞。
共入安樂舍。
崔鈞攜屬吏,為洛陽天使,接風洗塵。
天子既多花一日,必有準備。
果不其然。除擬定尊號等,諸多皇儀鹵簿,亦初定改元“興平”。
董侯未雨綢繆。唯恐薊王不赦生母。於是假改元,大赦天下:“流徙者使還故郡,沒入者免為庶民,及吏民減死徙邊者,悉歸本郡。”
薊王焉能罔顧人倫。殺其母,立其子。天子自毋需見疑。
見左相等薊國官吏,從容自若,舉止如常。驃騎大將軍不禁竊問:“薊王自罪流徙乎?”
崔相實言相告:“然也。”
“既如此,豈無悲乎?”張濟畢竟武臣。
“主公,求仁得仁。縱流徙十萬裡,三載可還。稱帝雖少遜光武,然今已為太上皇帝矣。”崔鈞答曰。
張濟渙然冰釋。
誠如崔相所言。光武稱帝,三十有一。薊王三十有三,已為太上皇帝矣。
天下既定,漢室三興。一國廣濟天下。河北漸與薊國比同。三載之後,天下歸心。縱有關東、江東,兄弟之爭,勝負未分。為人君父,太上皇帝,當揮師南下,一統河山。
話說,光武洛陽稱帝時,天下亦未歸心。可比此時這般。
安樂舍中,推杯換盞,賓主儘歡。
西宮,皇英殿。
自昨夜侍寢,日上三竿。
董姝,竇妙,並蒂花開。
得夫君寵溺,再無死誌。入無極殿,與群妃同享佳肴,亦頗多自然。薊王尊太上皇帝在即。公孫王後,必妻憑夫貴,尊太上皇後。反觀董姝,竇妙,則降為太後。待入薊王家門,尊號太後,亦或是太妃,猶未可知也。故見公孫王後,董姝,竇妙,強忍酸楚,盈盈先禮。
公孫王後,以禮相待。
稍後得知,王上欲以王後禮聘。位同秦、甘二後。
董姝,竇妙,喜極而泣。
又驚聞,薊王命中書令,當殿宣詔。不留餘地。董姝,竇妙,又交加悲喜。
竇妙言,夫君自罪而謝天下也。
董姝,心領神會。
枯坐無言,日薄西山。
安長禦又來:“永樂太皇董姝,長信太皇竇妙,侍禦合歡殿。”
連幸二日,果是有寵之妾。
有道是:“花仙五色自迎逢,翅翼翔霞濕翠籠。嬌萃九苞攢露萼,秀離丹穴舞秋風。埋叢還繞蕭台勝,絢彩應懷舜殿空。曾見毗陵遺便麵,善描開謝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