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言之,正因竇妙、董姝,俱得以保全。故皇上才君流十萬裡。若二人俱亡,皇上難辭其咎。更難堵悠悠眾口。唯《罪己詔》退位,以謝天下。
正因深知皇上為人。故賈文和力保不失。料想,君流之罪,亦在賈文和意料之中。
此時此刻。陳琳方知,前因後果:“大司士,真乃神人也。”
“主上討伐四海,皆出謀主之策。譬如,滅長城馬賊,驅北匈奴西歸。據條支七城,立豐寧二州,恐皆為君流清道也。”許子遠喟然長歎:“主上並右國令,‘三尺之局兮,為戰鬥場;陳聚士卒兮,兩敵相當’。大司士,‘營惑窘乏兮,無令詐出;深念遠慮兮,勝乃可必’。”
許子遠所引,乃出馬融《圍棋賦》。言下之意,皇上與神上宗師,對弈天下棋局。眾謀主,雖觀棋不語,然智計百出。早已左右棋局。
季漢家國天下。皇上東征西討,南征北伐。既為家中子嗣,分封之地。又為季漢家國,拓土開疆。更為自己君流十萬裡,掃清障礙。於己於人,於家於國,皆有大利。
何為,明隱雙線。
少時,二位家丞,為劉備立下進位之路:少複祖爵,立功封侯,並土封王,三興炎漢。此為明線。
另有神上宗師,與太平道張角兄弟,假太平道之力,起黃巾之亂,欲行代漢。皇上與之對弈天下棋局,便是隱線。雙線並行,歸於一統。父子稱帝,季漢三興。
此便喚作:明隱雙線敘事。看似一條主線,實則不然。字裡行間,皆有明隱雙線,齊頭並進,推波助瀾(有時間,再從頭看一遍,章章大略如此,便是章節取名,亦多有明隱雙意)(換言之,五百萬字篇幅,其實有一千萬字劇情)。
許子遠亦是後知後覺。何況陳孔璋:“我主果然天生。”
“孔璋,所言是也。”許子遠舉杯相邀,當浮一大白。
二人滿飲此杯,心有戚戚。
陳孔璋落杯言道:“可成書乎?”
乃問,若為皇上著書立傳。內中隱情,是否書錄。
“有何不可?”許子遠,亦知皇上真性情。
略作思量,陳琳這便言道:“當為《季漢英主(本)紀》。”
“此名大善。”許子遠,撫掌笑道:“我主必‘欣欣然’。”
稍後,陳孔璋窮儘畢生之力。為皇上著書立傳。書成,轟動海內,千載流芳。
此皆是,後話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