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5 未能遠謀(2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033 字 8個月前

足月辛勞,稻作已畢。顆粒歸倉,稻香濃鬱。薊國千裡稻作,季季大熟。論風調雨順,季漢福澤深厚。誠然,千裡國渠,水網縱橫,支渠四通。旱澇保收,亦是人和。一國廣濟天下。薊人皆知,待嫡長子及冠。千裡沃土,千萬國民,皆歸嫡長子衣食。皇上曾諄諄教誨八子。言,百姓乃“衣食父母”,需儘心善待。

儒宗得聞,上表稱讚。

言猶在耳,皇上已君流,萬裡之遙。不告而彆,吏民無不傷感。

無上將軍幕府所轄,今季亦得大熟。八月案比,十月乃畢。擇良辰吉日。大司士賈詡,宴請幕府眾卿。眾屬吏,側席作陪。

見賈詡與眾謀主,談笑風生。深得皇上,豪爽之風。大司勳許攸,離席敬酒,捧杯相問:“敢問大司士,不思主上乎?”

此言一出,眾皆落杯。此問好比,《漢晉春秋》所載:“司馬文王與(劉)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他日,王(司馬昭)問禪日:‘頗思蜀否?039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大司士賈文和,與眾謀主,相視而笑,莫逆於心。

當眾發問,磊落行事。大司勳許攸,亦麵色不改。

笑罷,賈文和笑問:“大司勳,不思主乎?”

“正因思主,故有此問。”許攸答曰。

“大司勳可知,‘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典出何處?”賈文和又問。

“此乃我主幼時,勸和北海一龍之事也。”許攸焉能不知,《少君侯二三事》。

“時,管寧、華歆共稻作。見地有片金,幼安揮鋤與瓦石無異,子魚捉而擲去之。幼安遂割袖斷義,曰:‘子非吾友也。’”賈文和,言罷忽問:“若子遠為子魚,當做何為?”

將心比心,許攸如實作答:“某如子魚,捉而擲去,亦未可知。”

賈文和,頷首又問:“若為幼安,又當何為?”

略作思量,許子遠喟然長歎:“某如幼安,割袖斷義也。”

賈文和,欣然言道:“如主上所言,‘趨利避害,人之常情也’。”

所謂利益,因時因地,因人因事,而異。若為華歆,鋤禾見金,無主之物,豈能不取。捉金而擲去,因知管寧不喜。故權衡利弊,棄金存義。

然若為管寧,見友重利,唯恐見利忘義,他日為友所累也。故割袖斷義,亦是利弊損益。

皇上卻請母親,為管寧續接衣袖。又口出名言警句。再續三人一龍之情義。

目視許子遠。賈文和,字字珠璣:“常人多行割棄,唯我主保全。”

俗謂,“三歲見老”。思皇上少時行事,許子遠不由,潸然淚下。

賈文和捧杯離席,與許子遠對飲:“你我具為人臣,既得明主,何患之有,何樂不為?”

滿飲此杯。許子遠,渙然冰釋,再無芥蒂:“如儒宗所言,求仁得仁。”

“子遠,可與我等,共謀天下矣。”李文優,撫掌而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