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雖然順從,但是沒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共鳴。
所以,有時候也會感到一種孤寂。
沒想到如今卻在清璿身上,找到了那種感覺。
這是一時的錯覺嗎?
出身漢軍旗,無甚才學······
明明和自己預期的,相差甚遠。
【沁玉院】
那天之後,清璿卻沒有什麼太多感覺。
她已經習慣了時不時被四爺的顏值、聲音、舉動,弄得春心大動了。
反而漸漸習慣了,將其歸結於自己的花癡屬性越來越嚴重了。
她照常學習,照顧槿兒,無暇多想。
在現代的時候,大好的時光可以學習,她都荒廢了。
在清朝,每次上課,反倒感覺:好愛學習,學習使我充實。
自己也是感覺醉醉噠!
去福晉那裡請安的時候,也曾被具備“才女”屬性的董鄂氏嘲諷過。
“宋姐姐這麼大的人了,還要和孩子一樣念書嗎?”
福晉也是一臉“你在胡鬨”的表情。
清璿隻是說:“見笑了,沒讀過多少書。以後孩子問我,都答不上來就太尷尬了。”
還好,她念書也不妨礙其他人的利益,這個問題也就沒怎麼過多糾纏。
李氏呆在自己的院子裡保胎,董鄂氏沒有隊友,也不敢太囂張。
蘇先生每天也就講兩個時辰的課,上午一個時辰,下午午休之後一個時辰。
作業也有,讓清璿讀一些文章或是詩詞,寫幾篇感悟。
上課的時候常以提問的方式,引導清璿對對子。
慢慢的,她也找到了一些語感。
清璿決定下一本話本,要寫得貼近清朝百姓的生活。
於是常常和奶娘、蘇先生、納蘭先生她們聊天。
年齡越大的女人,肚子裡的八卦也越多,這些都是素材。
至於兆佳嬤嬤,一本正經的,清璿向來不敢和她多話,也許是磁場相斥吧!
她每天晚上都把素材,寫在自製的本子上。
一天天的,故事的大體輪廓在她腦海裡浮現。
有愛情,不然沒人看。
女主角是小官之女,她比較熟悉這樣的出身背景。
情節曲折些,撒點狗血,吸引眼球。
而寫這個話本的初心是讓人們改變對女子的輕視,提升女人的地位。
清朝女子所受束縛極為嚴重,對貞節要求很高,輕易不能改嫁。漢人女子裹小腳之風盛行,一些滿族女人也受其影響。
清璿都看在眼裡,以前這些都在課本上,並不直觀。
如今直接麵對,甚至有種窒息感。
女人就該裹著小腳,呆在家裡,乾活、養孩子嗎?
她沒法直接改變,但是希望能慢慢影響、滲透。
杯水車薪,大抵也比熟視無睹來得好些。
奶油在旁邊看到她付出的努力,也加油鼓氣道:“小主人,這次的話本一定會暢銷的!”
其實,清璿也希望自己能寫得更好些,賣得更好些,影響更多人。
好像人有事可忙的時候,時間過得特彆快!
一晃眼,就到了仲秋。
一件大事發生了!
噶爾丹率騎兵3萬再次侵犯大清,康熙帝龍顏大怒,決定再次禦駕親征。
他決定曆練一下長大的兒子,直郡王胤禔早就主動請纓,命胤祉領鑲紅旗大營,胤禛領正紅旗大營,還帶上了胤琪和胤佑。【注2】
於是乎,風蕭蕭兮易水寒【注3】,四爺要離家隨軍了。
離開前,胤禛是十分興奮的,哪個男兒沒有一顆從軍的心?
戰場正是一展抱負的時候,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取得軍功,升一升爵位了!
這後院裡的女人則心思各異。
福晉希望胤禛能讓她的誥命頭銜更漂亮些,但又擔心他受傷。
李氏忙著保胎,這陣子四爺正厭著自己,希望他回來之後能改變態度。
董鄂氏忙著寫她的小情詩,四爺還沒走,她就已經在詩中思念了千百回了。
陳氏得了女兒,心無旁騖,隻是多給四爺做了幾身衣服。
至於清璿,她倒是沒什麼想法,就當他出差咯!
四爺出發前那天,除了李氏,其他人都在院子裡送他。
胤禛回首,掃過端莊的福晉,流淚的董鄂氏,淡然的陳氏,深深地看了一眼清璿。
她含著笑,向他揮手,好似隻是一次普通的出門。
倒是挺特彆的,是對自己充滿信心嗎?
他不會無功而返的,男兒自當有野心!
其實,清璿真的沒想那麼多。
他可是雍正耶!還沒當上皇帝,怎麼會出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