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既出,滿堂皆驚。
就連呂雉也沒想到,魯元公主竟然會主動請纓,她應該比誰都清楚,這一仗並無勝算,可無論是為了女帝的名聲,還是為了她自己一直壓在心底的那口氣,魯元能做到這一步,呂雉也愈發覺得自己沒選錯人。
要知道,當初劉盈那麼“敬畏”他的父皇,可在生死麵前,哪怕被劉邦罵得狗血淋頭,他還在在呂雉和老臣們的庇佑下,一聲不吭地站到了後排。
或許他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領軍也無法壓服那些悍將勇將,未必能取得平叛的勝利,或許他是害怕離開長安後,劉邦就會趁機立劉如意為太子,在這個時候,無論如何,他不能也不敢離開長安。
最終的結果,是劉邦罵了他一頓後禦駕親征,一番苦戰後取得平叛勝利,可他自己也受了重傷,回來久治不愈,終於駕崩讓位。
劉盈退了一步,結果真的是“海闊天空”,可惜他登上帝位,仍無法駕馭大漢這輛千瘡百孔的牛車,靠著呂雉又畏懼於她,最終折騰了一番,禪讓帝位給呂雉,劉盈自己也真心鬆了口氣。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皇帝,同樣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領兵作戰當將帥。
所有人都不看好魯元公主,包括樊噲在內。
“公主,進攻匈奴,絕非兒戲。”樊噲反過來勸她:“公主萬金之軀,豈可與那些粗野蠻族相提並論,末將便是豁出這條老命,也定要他們為此付出代價!”
若沒有呂雉,他早就被劉邦殺了,如今眼見冒頓單於竟敢大咧咧說什麼你喪夫我喪妻乾脆一起合夥過日子的渾話,簡直氣得他三屍神暴跳,哪裡還會去想能不能打得過,在他看來,打得過固然要打,打不過就算豁出命去,也要狠狠咬他們一口讓他們付出代價,知道不能亂說話,大漢天子不可輕辱的教訓。
季布的嘲諷他根本不在乎,但魯元公主一開口,他就急了。
“陛下,請準老臣出戰,老臣願以此殘軀,衛我大漢天子聲名!”
季布愕然地看著他和魯元公主,麵色也跟著由白到青,最後漲得通紅,到這份上,他若是再不開口,就要背上侮辱天子聲名的罪名了。
“陛下,微臣絕非怯戰之輩,隻是天下方定,刀木倉入庫,馬放南山,百姓才過了幾天安生日子,若是妄興刀兵,就算能集齊十萬甚至五十萬兵馬,匈奴亦有數十萬騎兵,一場大戰下來,有多少大漢兒郎戰死沙場,當初先帝也是顧念天下百姓,才忍痛許以公主和親,贈以財物和談……”
他雖然沒再說下去,可誰都能聽得出來他的意思。
當初高祖劉邦都能忍得,今日呂雉為帝,又有何不能忍?
為天下蒼生的太平安寧忍一時辱,亦不失英雄本色,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能屈能伸。
季布說得理直氣壯,幾乎說出了大部分主和派文臣武將的心聲。
作為旁觀者的陳曦,忽然覺得自己拳頭硬了。
她甚至能感覺到,這些大臣們隱晦的心思。
在大臣們的心目中,劉盈才是最合適的帝王。
因為心軟“仁厚”,老實可欺,又被劉邦PUA得十分“聽話”,如此垂拱而治的天子,才是大臣們最好擺布哄弄的對象,而不是呂雉和魯元公主這樣,精明強乾,手段淩厲,根本不跟他們講什麼人情功勞,雷厲風行不說,還花樣百出,各種聞所未聞的新事物接踵而至,完全打破了他們的固有觀念和思維模式。
加上出現在太學講堂前的光幕神諭,展現未來的神照光影,讓所有人在惶恐之餘,不得不承認呂雉“受命於天,代天行事”的權柄,聽任劉盈禪位。
可在他們內心深處,除了惶恐之外,依然還有著不甘不服。
隻是看到女帝治下的大漢欣欣向榮,國力蒸蒸日上,百姓也終於可以吃飽喝足,甚至比他們心目中英明神武的先帝做得更好。
這就讓他們十分惶恐不安,甚至能明顯的感覺到,女帝推行的太學書院教育和考核選官製,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將他們這些勳貴世家取而代之。
像以往那樣,世襲爵位,萬世不易,舉薦賢才,廣招門客的事,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故而當看到冒頓單於來信,大言不慚地說什麼要娶呂雉一起過日子,他們在內心隱晦的暗自揣測,想看到一直意氣紛發,無往不利的女帝,在擁有三十萬控弦之士的匈奴單於麵前,要如低頭何服軟求和。
陳曦想起在原本的曆史線上,呂雉收到這封冒頓單於的“求婚書”時,還是漢惠帝四年,同樣在季布和群臣的“請求”下,樊噲被視為大言不慚諂媚逢迎的小人,憤怒的呂雉得不到群臣和皇帝的支持,最終隻能“委屈求全”。
她讓大謁者張澤回信說自己年老色衰,已經開始掉牙脫發,走路不穩,若是去服侍單於,怕有汙名聲,還請單於不要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