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是近1900年後的一位偉人提出的論斷。
而此時此刻,陳曦相信,哪怕鄧綏不知道什麼是生產力,也明白科技的力量。
在她執政期間,是中國古代科技史上第一次“三聖臨朝”,第一次技術型人才可以不靠詩書禮經之道進入朝堂,得到最高執政者的大力支持,所取得的成績彪斌史冊,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的耀眼明珠。
隻是在後世的記載中,三聖之名廣為人知,而鄧綏的名字,就連陳曦自己,也是因為要做曆史類視頻才查了她的資料,方才驚為天人。
就連班昭之名,也因續寫《漢書》和《女誡》之故,比鄧綏響亮得多。
而鄧綏,殫精竭慮,執政十六年間,足足有十年的國庫存糧都用於賑災,內有天災,外有**,她卻從不肯服軟半分。
天降隕石,地震旱災,群臣認為是因女主當政而觸怒上天,方有如此天降災禍。
鄧綏直接罷黜巫祠,赦免所有因為妖言巫惡而獲罪的人,甚至連每年驅除疫鬼的大儺儀式都裁撤了一半的男巫,取消大型祭祀牲畜,將祭祀的貢品改為賑濟災民,如此一來,非但沒有被少了祭祀的“神明”怪罪,反而活人無數,終於等到了豐年降臨。
至於那些敢於犯邊作亂的外族,她更是毫不手軟。
一不和親,二不和談,敢動手就要挨打,鄧太後的霸氣回擊,不但沒有像朝臣們擔心的一樣“惹怒”匈奴和其他外族部落,反而讓他們敬畏有加,甚至不惜送出自己族中的王子前去“服侍”鄧太後,也算是反向和親了。
像這樣強勢的當權太後,能夠看到科技的重要性,何其難得。
陳曦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鄧綏的要求,除了她用科技值兌換的糧種和科普視頻之外,甚至還附贈了造紙術的衍生技術:雕版印刷術。
以目前的技術和人口,活字印刷術還為時過早,雕版印刷足以應對當前學堂的需求。
於是,在次日的早朝之上,群臣正議論紛紛,說起前日的天降隕石,有人聲稱看到上麵刻有“牝雞司晨”的字樣,定然是上天怪罪女主當政,還望太後還政於皇帝,下罪己詔以謝天下,方能令天地息怒,不再降下天災地震。
鄧綏先是冷眼看著他們嗶嗶,一言不發。
之前也曾有人進言,當場就被鄧太後命人拉下去杖責,今日群臣見太後居然沒有當場發怒,以為她終於扛不住壓力,要采納群臣的意見,若是如此,皇帝能夠掌權,他們就是有功之臣,一時間,不禁都有點躍躍欲試。
從一開始試探性地“聞風奏稟”,到後來乾脆慷慨激昂地請太後還政,那副大義凜然的模樣,仿佛已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完全為大漢不惜要將太後拉下朝堂的架勢。
看著他們越說越激動,越說越興奮,鄧綏臉上的冷靜,也漸漸變成了冷笑。
原來,這些平時口口聲聲太後聖明的朝臣,到了這個時候,也會見風轉舵,開始吹捧起皇帝來。
如今是永初五年,皇帝劉祜現在也不過十七歲,尚未到加冠之年,莫說鄧綏沒打算還政給他,就算有這個想法,也不會這般如群臣所說的“被迫”還政。
若是如此,還要加上“罪己詔”,那等於要推翻自己從前所做的一切努力,以後也再無翻身之日。
這是看到她弱了一點點,就如聞到血腥的群狼蜂擁而上,想要將她徹底打落塵埃啊!
可見班大家的“卑弱”之道,絕不適用於她。
她但凡露出一點點“弱勢”之相,就會被人敲骨吸髓,吞噬殆儘,根本連示弱求生的機會都不會有。
群臣說得興起,根本沒注意到高高在上的鄧太後臉上的表情如何,隻是忽地聽聞頭頂一聲霹靂震響,一道白光從天而降。
“隕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