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y真的不行了啊。
這是小組賽打完之後,大家普遍的想法。
明明又兩個超級大腿存在,不管上單的怪物新人theshy還是老牌王者大魔王faker。
對線都是輾軋級彆的存在,可是他們小組賽還是打的戰戰兢兢,和三個對手對戰,竟然是分彆贏一場輸一場。
真正的解釋了一遍什麼叫做55開。
而主要問題,還是在打野頭上和輔助頭上。
其實開頭的時候還不錯的,第一天是對戰c9,全部主力的khy還是輕鬆獲勝的。
或者說和運營能力不是很強的北美三號種子對戰,khy線上優勢還是很強勢的,上單theshy單殺,中路faker也單殺,打野都不用管他們兩個,直接無腦抓下。
戰隊粉絲一片叫好,你李哥還是你李哥,而這個賽季表現出色的theshy也已經有了不少小迷弟和迷妹了。
因為兩人的強勢,打野和輔助的問題,完全的被掩蓋了過去。
而隔了兩天,對戰天朝台灣的fw,閃電狼的時候,問題就突然顯現出來了。
或許比起北美戰隊,更加的會用腦子,又或者對第一天比賽研究的比較透徹。
上來直接中路和上路,就選抗壓英雄,以打團偏肉為主,反正就是不和你打,但是你也彆想單殺我。
然後開大之後打野無限抓下,這個時候就直接顯出khy的疲軟之處了。
打野bangi作為老將,明明有出色的意識,早早看破對方的計策,也一直跑去下路反蹲,可是真的打起來,就可以看出問題了。
明明大家都是3大3,可是khy打野bangi就是經常出問題,操作跟不上意識,一開始兩次互換,還互有勝負,可是2次之後他的失誤就明顯變多。
再然後雪球迅速滾大,因為不止打野出問題了,被一直抓下後,輔助wolf看上去心態也崩了,開始出現不該出現的錯誤。
從第一次1換1,到第二次2換0,到第三次下路三個一個都沒活下來,faker和theshy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兩人都是10分鐘不到就壓了對方幾十刀補兵,塔也眼看就要推掉,結果下路和打野直接崩盤了。
接著對麵就早早放棄對線,開始抱團推進搶野區資源,就是擺明著要和你打團。
而這個時候要是聚起來,也不是不能打,上中還是小優的,可是這完全被野輔的不在狀態給抹平了,輔助打野不停的出現失誤被開團,明明上中兩人和在一起,攆著對麵三個人套,可是打團就是差那麼一口氣,兩次之後就陷入更加困難的境地,就算他們兩個出去帶線,可以分散對方來防守,可是之前就很難單殺抗壓的英雄,現在就更加難了。
而對麵三個打自己這邊三個,就是塔下都能越著打。
很憋屈的感覺,感覺又回到聯賽最後時段了。
前期輸的不殺,中期靠著兩人出色發揮贏回來不少,後期有開始有輸有贏了,因為隻要輔助也出現問題,對麵隻要這樣死打下路,下路崩盤太快了。
而且輔助隻要輸一場,就會連續狀態不給力。
結果這場輸了之後,第三局對陣上ig就更加的明顯了,對手實力上升一個檔次。
上中都是韓國外援,根本不用和閃電狼一樣慫,直接就是線上対剛也是差不了多少。
說實話中路faker對上rookie還有點小壓製力,可是對麵上單是hky原本準備引進的duke,作為老牌上單,雖然技術上沒年輕的theshy好,可是經驗豐富啊,完全就是55開的水準。
這個時候就是看打野了,bangi意識還是好的,反正每次對方打野到,他也到,可是加上兩邊打野,原本勢均力敵的戰線,馬上就變成一邊倒了。
這讓faker和theshy都有點有苦難言,你說打野不來吧,自己最多向後退吃點小虧,可來了吧打的話己方打野敗給,不打還是虧。
當然這也不是沒有應對方法,在聯賽中期的時候,教練就想出過辦法的,那就是上中聯動。
就是不去管打野,看機會不是上的theshy來中幫faker抓,就是反過來中的faker幫上抓去。
兩人的聯動真的是聯賽中期的致勝法寶,隻要成功一次,他們線上就有控製權,接著就是二人打三人就算殺不掉,走還是沒問題的,甚至己方打野跟上,那就是完全跟著他們兩個混人頭了。
可今天沒辦法啊,因為對手明顯也是研究過他們了,不說實力本身就差不多,反正都是有放著一手了。
而問題更加嚴重點就在於,下路直接出問題了,上一場輔助wolf的心態延續到了這場比賽,也就是一下路二打二的情況下,直接就輸了。
上中沒建立優勢,下直接崩盤,比賽再一次的和聯賽中輸的局模式走了。
1勝2敗開始的第一輪,到第4場主教練隻好換上了輔助小明。
說實話,這次世界賽,khy戰隊還是很吸引眼球的。
大魔王就不說了,是很多英雄聯盟玩家,心中的偶像。
上單theshy或許不關注韓國賽區的不了解,可是就之前三場,和大魔王兩人各種配合,幾乎每次都是兩人各種操作,可是最後都因為隊友不給力惜敗,已經記憶深刻了。
當然這和了解韓國賽區的解說們吹捧,也不無關係,畢竟對方從賽季開始新人,到上單一霸這一個賽季的戰績是有目共睹的。
另外就是戰隊老板了,少女時代的sunny,要長相有長相,要身材有身材,這扔到一群遊戲宅這裡,就算之前不知道少女時代的,也第一時間會有好感。
而最最讓大家興奮的就是hky的替補打野了。
要知道,作為全球性的電子競技比賽,必要的牌麵還是有的,所以來參加比賽的隊伍,所有成員都會拍宣傳照,還有戰隊成員合影。
在每場比賽開始的時候,都會有播放的。
還是老話,不關注韓國賽區的,或許可能對khy不熟悉,也就知道隊內的明星隊員,比方說faker這位,已經2次冠軍的老牌明星選手。
所以在第一場比賽的時候,大家或許都是因為faker而來看比賽。
可是在賽前的隊伍介紹短片的時候,就不一樣了。
畫麵是一個個成員特寫出來的,前麵幾個很正常,第一個肯定是戰隊招牌明星faker,後麵是新人上單,接著打野,ad,輔助。
接著就是兩個替補選手,小明出來的時候,大家就隻是驚訝一下,但是其實他加入韓國戰隊,也不算什麼新鮮事,畢竟是第一個登陸韓國賽區的天朝選手,當初新聞就已經不少了。
或者說hky有怎麼多天朝粉絲,faker占一大半,小明占一小半。
而且前期雖然板凳,可是中後期聯賽他上場次數不少,雖然多數都是在主力輔助wolf狀態不好的時候第二場才上,可是還是讓大家留下不小印象的,當然大家還是很期待他在總決賽上上場的。
小明之後,原本應該就是團隊集體照了,至少看過khy比賽的都知道,一個是賽季下來,他們就6人隊伍來著。
可是當後麵再次出現身影的時候,至少事前沒看新聞的都有些傻眼。
電子競技的職業選手,除了歐美的,普遍給人的感覺都是瘦小,就算隊服設計的再好,他們穿在身上都給人衣服大上一號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