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聽錯吧,居然沒有解剖學了?上學期不是還有的嗎?”
上學期他們學的是《人體解剖學》,主要看標本,不動手,這算是係統的解剖學,等到大三大四了,真正上戰場的時候,是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對著一具屍體進行解剖的,那個則屬於局部解剖學。
想想他們上第一節解剖課的時候,這些孩子可是都嚇得不輕,也就隻有她這個麻木的站的最近。
具體經過怕被屏蔽,就不過多的贅述了,總之都是泡在福爾馬林裡的標本,那味道聞起來,簡直不要太酸爽。
這學期看似沒有解剖課,但是《組織胚胎學》也不容易學,所以他們依然要麵臨不小的挑戰。
開學第一節課下課,他們各自抱著一摞書,一臉生無可戀的回宿舍途中,無一不是唉聲歎氣。
“天啊地啊,我怎麼會報考這麼難的專業?都大學了,還要學物理化學?還有沒有天理了?”
“咱們都是理科生啊,你還怕這個?”
“誰說理科生就不能怕物理化學了?化學還能理解,這物理我就不明白了,李想啊,你來跟我們講講,為什麼我們學臨床的,要學物理?感覺八竿子打不著吧?”
“其實除了物理,我還覺得咱們上的這些課,有些亂七八糟的,你們難道不覺得嗎?”
“就是就是,一想到這學期又要開始路漫漫其修遠兮的爬樓(學習階段)生涯,就覺得眼前一片漆黑啊!”
李想是學霸,所以她們都習慣性的問她,但是李想沒有著急跟她們解說,反而在操場上隨便拉了一位師兄,問了下剛剛他們提問的問題,然後那個師兄的表情就變得非常複雜了。
“學物理嗎?你們真的勾起了我幸福的回憶啊,我今年已經大四,跟你們一個係的,都是臨床醫學係的,現在我每天晚上都在思考一個問題,知道是什麼嗎?”
“勞資當年為啥不去學物理?再不行,學數學也行啊?每次同學聚會,我們那些老哥們從微觀物理聊到天體物理,從玄學扯到量子力學,文學曆史什麼的張口就來,哲學神學隨口亂吹,然後我每次都要以反思一個問題為終點‘勞資學個喵的臨床啊,物理不好玩還是數學不得勁?是我太飄了還是薛定諤拿不動刀了?你說幸福的回憶哪來的?同誌,其實學到後麵你們就知道了。生理生化,必有一掛;病理病生,九死一生。內科外科,我去TM。婦科兒科請你叫爸爸。你說學醫難不難?”
這個師兄的氣質看著有點二啊,但是隨後他就恢複了正形。
“對不起,我扯得好像有點遠了,再回歸到你們問的問題上,學物理是吧?其實就是為了大概了解一下咱們常用的檢查呀設備什麼的原理,同時也是幫我們了解一些疾病的發生機製,我記得主要是血液係統多一點?再就是拓展知識了,慢慢學吧,學的不多。學了之後想想以前初中高中學的知識,哇,公式都錯了好嘛。我們還學高數來著,這個真感覺沒啥用,但是能幫助提升物理水平,果然數學是理科的命脈呀!”
師兄旁邊的師姐,應該是他對象吧,師姐同樣也是臨床係的,聽師兄說完之後,才插了一嘴。
“其實小師妹你們也不用太緊張了,醫用物理,醫用高等數學,咱們混個及格就行了,如果對這兩門課實在苦手的話,臨床工作中幾乎是沒用的。其它的課程不應該存在聽不懂的情況,醫學類課程,從基礎到臨床,難理解的東西不算多,最大的問題是難以記憶,課後必須要多花很多時間的記憶它們,這才是重中之重啊?”
她摩挲著下巴看著教學樓的方向回憶著。
“我記得我們大一那會,知道有醫學物理的時候,也是你們這個表情,畢竟當時剛剛脫離高考苦海,學起來很痛苦,但是後麵大三了學習其他課程,比如我現在學的麻醉生理學的時候,還是會循環涉及到一些物理方麵的東西,比如伯努利方程啊,泊肅葉定律啊,其實真的不用太在乎自己學不懂物理啥的了,我們隻需要理解為什麼就好,畢竟考試不會從物理角度考你。學到後麵知識自然會很清晰的,所以妹妹們,要加油啊!”
旁邊一個師兄聽到了,也過來湊了一嘴。
“妹妹們,物理肯定是要學的啊,其實不止是物理,還有化學都是基礎,不然你憑什麼了解人體?不學物理你咋知道啥叫漏鬥效應?不知道漏鬥效應你咋知道肥厚性心肌病是啥樣?不知道肥厚性心肌病是啥樣你咋學心血管?不學心血管你咋學醫?”
“傻妹子們,其實大一大二的基礎課程真的是最簡單的了啊。等你到了大三,要學一堆統計學、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大部分人一定會認為這都是水課就過去了對不對?其實大五以後,你們就要麵對千奇百怪的病人,物理化學生物都是打基礎,多學科融合不僅僅能讓你更多理解醫學知識,更能創造醫學知識。”
李想旁邊的諸位室友,全程一臉懵逼的聽完後,呆呆傻傻的回到了寢室。
李想看著她們苦大仇深的那個表情,就覺得似曾相識,因為當年她也是從這個階段熬過來的。
但鑒於她自己的一個經驗,所以還是耐心的坐下來,和她們普及了一下這個方麵的知識。
“其實吧,我查過相關方麵的一些資料,事後發現學校開設的每一門課程都很有道理。所以我最親愛的姐妹們,你們千萬不要小瞧那些看似和專業八竿子打不著的課程,在日後的專業課學習以及工作中再後悔當時為什麼沒有好好學,就已經來不及了。”
“從高數大物,再到內外婦兒傳,都是循序漸進,一環扣一環的,中間有一門沒怎麼學而水過去,惡性循環可能要隔很久才會體現出來,就像木桶效應,它直接限製了你臨床專業課的上限,那時候要想補救是不可能的哦,因為你一沒有時間二沒有精力的,你還怎麼去補救?其實這些道理我們在開學的時候,應該或多或少的從師兄師姐那裡聽到過,對不對?現在我想說的是,如果你們當回事,那後麵,絕對是受用不儘的。”
“知道我為什麼會這麼說嗎?其實我可以給大家舉一下例子,也可能你們現在聽不懂,但是沒關係,隻要知道這個大概意思和原理就行了。”
“物理學中會側重講到流體力學,在之後的生理、病生中會被重新提及,在循環係統和血液動力學的學習中,你對其機製掌握的上限一定程度上受到你流體力學上限的影響。到這裡,有些人可能仍然不以為意,覺得憑著高中物理的老底學了七八分懂,覺得就足夠了,其實不然。”
“因為之後診斷學的心臟物診和心電圖再次涉及,這時候基礎不紮實的人已經開始有些吃力了,如果電生理部分也是水過去的,或者認真學了隻是沒學紮實,就會止步於心臟聽診和心電圖。再到後來,開始學習內科學,一部分僥幸通過診斷學考驗的同學,徹底拜倒在心律失常的足下,如果當時藥理學恰好匆匆應付考試一二三四型心律失常藥物的機製搞得有點混,便隻能暗下決心不去心內科了,這個時候怕是沒人會想過自己曾經在大一大二蹉跎的日子吧?”
李想覺得,自己好像才剛剛開了個頭,接下來還有好多要講的方方麵麵,可看大家張著嘴,一臉呆滯的模樣,李想不得不止住了這個話題。
哭笑不得的看著她們,“乾嘛啊,這才哪兒跟哪兒啊,怎麼一個個都傻了似的?是不是我剛剛沒說清楚?你們哪兒不懂,我可以再解釋一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