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江慕兒的包裹(1 / 2)

() 江慕兒這幾天一直在等著收包裹。

工作之餘總留意著店門外的動靜,希望下一刻就能看到一身綠色的郵政小哥陽光燦爛地出現在門口。

導師直接選擇了江慕兒整理出來的“無色空間”投往《Domus》。

《Domus》是意大利最著名的建築、設計雜誌,由Gio ponti於1928年1月在米蘭創刊,對國際建築、設計及藝術界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成為全球最具活力和影響力的專業雜誌之一。

許多當今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當年都曾在《Domus》工作過。

導師想要第一時間得到消息,投稿留下的是學校的通訊地址,郵件先到學校,再由導師轉發過來,折騰一大圈,江慕兒等到心焦。

最近強貝生意在穩步增長,幸好江慕兒這邊也多了幾個幫手,把全正排除在外,還有三個可以上工地的設計師,在工作的壓力下,每個人的水平都漲得飛快。

壓力下,強貝的每個人不得不成長,包括三位老板。

江慕兒除了操心設計,還跟包貝和季強商量公司架構,繼續完善公司管理規章製度。

當然,她花力氣最多的除了繼續理論研究,就是著重進行互聯網和裝修公司結合的研究,所有想法全部寫在紙上,不敢錄入電腦,人離開辦公室的時候抽屜總是上鎖。

前台增加了一個文員,包貝已經可以從鎖事抽身,家裡三餐也交給煮飯阿姨,包貝專注強貝的管理,財務和行政做到井井有條。

季強天天騎著包貝的小綿羊裡裡外外跑,閒下來的時間仍然不多,除了在外麵聯係物料,處理強貝同各廠家和商家之間的事情,更多是在工地監管,碰上事情師傅總習慣叫他,自己能處理的就當場處理好,自己拿不準的喊上設計師或者江慕兒。

這也就是強貝所有工地都在同一個小區,否則他一個人絕對不夠用。

季強最大的感觸就是,這才不過短短一年的時間,所接觸過的人和事,有他上輩子活到三十八歲的十倍那麼多。

哪種生活更好?

當然是現在啊!

以前,碰上工期長的工地,隻要開工就會在一棟暗無天日的小樓裡麵呆上幾個月,連可以抬頭看看天上太陽的機會都很少。

因為,出租房裡,每每抬頭,也隻能看到冰冷猙獰的水泥樓板。

那是一個囚籠,囚住了他的青春和歲月!

再回首,哈!還是青春年少!

這一次一定是不一樣的,每天的奔波中,季強也在思索,人不能一輩子從頭到尾就活成一個樣子,上一次被困在囚籠裡麵,這一次絕對不可以活在每天奔忙的路上!

生活它總想逼著自己從一個人變成一隻木偶,要擺脫它,行嗎?

自己不行還有包貝!還有……

鐘良山那老頭好久沒過來坐了,那老頭有事業,他每天可以到處逍遙自在,那我季強也行!

三個人開小會的時候已經把工地的人員配置列了出來,強貝目前不太合格,隻能怪自己沒什麼根基,認識的都是一些施工的師傅,沒有一個可以統管全局的人,隻能自己多辛苦多擔待。

誰料想強貝裝飾說起來就起來了呢?連江慕兒從學校找人都來不及。

這幾天天氣不好,不時下點小雨。

一大早,季強在工地轉了一圈,找來的師傅們全都過了他和李四的眼,都是好手,各處工地有條不紊。

得了閒,回店裡坐一會,思考一下人生,有事了電話自會響起。

“突突突……”一輛摩托車在店門外停了下來。

一身雨衣的郵遞員掀開摩托車後座雨布,從郵包取出一個包裹。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