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2 / 2)

臉紅心跳 金堤 6148 字 11個月前

起火越粗越大,所配置的蘆葦杆越粗越長,最長的蘆葦杆幾乎可以達到一丈多長。這種起火升得不但高,而且噴射的火花也長,像騰空而起的火箭一樣,拖噴著長長的火星,如亂花飛濺飄舞,看起來越發壯觀美豔。

現在早已不準賣這樣的起火。市場上賣的都是那種帶著尺把長細竹篾的小起火。

人們說燃放起火可以提高自己和家庭的運氣,既然能起運,所以是每家必備的煙花。人人都想著升官發財,都想著大吉大利,所以元宵節的煙花燃放就顯得更加熱鬨熱烈了。

煙花不但每家每戶都燃放,家族中也會兌錢買很多煙花,在正月十五晚上燃放。農村人沒有文化,沒有猜燈謎那樣費人腦筋的節目,更沒有造價昂貴的大型花燈之類的活動。他們隻做一些簡單、樸素的娛樂活動。不過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農村裡麵燃放大型煙花的人家是越來越多。每到十五的夜晚,隻見夜空中一束束一朵朵的煙火騰空而起,那是光輝燦爛,繁華似錦,美豔壯觀;更是流光溢彩,飛花四濺,亂花迷眼。好一個熱鬨的不夜天!

元宵節後,很多村莊就要開始唱大戲了。唱戲的地方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觀眾多到令現在的人都無法想象。那時每個村裡都有打麥場。幾個隊的打麥場連在一起,足有上百畝的地盤。戲台子就搭在打麥場的一邊。空曠闊大的場地裡擠滿了黑壓壓的看戲人群,他們都在如癡如醉、聚精會神地伸著頭觀看前方戲台子上的表演。

唱戲村莊的人家,一般都準備幾張長條凳子,早早地到戲台下麵搶占有利的看戲位置。開始唱戲後,就把自家七大妗子八大姨之類的親戚都通知一遍,請他們過來看戲——村裡難得唱一次大戲,你得儘好地主之誼,不能裝傻犯愣犯迷糊;還得負責給前來看戲的親戚們燒水做飯,可不能讓親戚們渴著餓著;臉上還不能有一絲的不高興不愉快不耐煩。自己村裡唱戲反而看不成戲,淨是伺候招待親戚們看戲了,真比戲台上來回蹦躂的演員們還要累,還要勞心勞力!這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累,你也要強顏歡笑地硬撐著!——誰叫你們村唱大戲呢?不折騰你折騰誰?

小程戩是沒有耐心老老實實地坐在凳子上看戲的。他就是真看,也看不懂得那些濃妝豔抹穿著長袍大衫的演員表演的到底是什麼。演員們嗚嗚啦啦的唱腔,他也不大喜歡,是真真不喜歡;他頂多就是一個看熱鬨的人。舞台上裝腔作勢慢條斯理的對打,還多少提起他的一絲興趣,就興致勃勃地看一會兒。一旦戲台上淨是一兩個演員乾唱時,他就擠到外圍,去看戲外的另一種熱鬨。

看戲人群的外梢頭,有很多商販賣各種各樣的零食,如糖葫蘆、棉花糖、芝麻糖、甘蔗、花生、瓜子、米糕等等。那時水果稀少,戲台子外麵沒賣的。但有賣柿子餅的,也有賣水果罐頭的;那時冬天在農村找不到新鮮的水果。程戩就用自己春節期間掙來的壓歲錢買自己鐘意的東西吃,嚼著那些隻抵心底的甜絲絲美味,心裡的快樂感覺那是無以言表。

現在的小孩吃的喝的不但上檔次,還豐富多彩。程戩小時候吃得津津有味且回味無窮的零食,現在的小孩大都早已膩煩得不屑一顧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程戩幻想著能天天吃到的零食,到如今都成了再平常不過的食物。時代在滄桑巨變,以不可想象的加速度向前飛奔著。在以前你感覺消費某些東西是奢侈,現在卻成了平常生活的一部分與你息息相關不可分割了。比如汽車,以前擁有一部心儀的轎車是你招搖顯擺滿足虛榮的理想工具;現在轎車幾公裡地擁堵在寬闊得還算可以的大街上——再怎麼擴張的馬路也承受不住轎車數量飛速高漲的速度。於是,蟻行的車流、巨量閃爍的紅綠燈、多功能的高清晰攝像頭充飾了流光溢彩、車水馬龍的大街上,組成了一道多麼溫馨浪漫的旖旎風景!現在你還說擁有轎車是幸福是方便,那也是苦澀的幸福味道吧?

現在環保查的很嚴,嚴到了令人好笑甚至無知的地步:農村裡也不準老百姓用煤球做飯。鎮裡的乾部還在村乾部的帶領下一家家地搜查擁有煤球的家庭。查到,沒收!沒商量!不罰你算是政府對你的寬容大度與仁慈。

老百姓做個飯產生的有害氣體,難道會比大路上呼嘯而過的海量轎車中的任何一輛還要嚴重?你要說開飯店的灶爐大,用的時間長,有汙染那很正常;說小老百姓橫豎頂多半小時的做飯時間也會給岌岌可危、迫在眉睫的環境危機造成致命的傷害,是否有些幼稚可笑?亂彈琴?有沒有風聲鶴唳、驚弓之鳥的味道?還是領導們在沒事找事做?其實,你知我知他知大家都知道造成環境汙染的根源是什麼,隻是誰都裝作茫然無知的樣子,不願說透罷了。看透不說透,那才是做人的境界。

不可否認,隻要是冒煙發熱的東西,都會影響到環境多多少少的質量高低。我們某些人把一支煤球爐比做亞馬遜熱帶雨林裡的那隻蝴蝶,隻要它的翅膀稍微扇上一下,美國的德克薩斯州就會有狂風暴雨;好像老百姓做飯的煤氣爐一點燃,華夏的整個天空也會陰霾密布、狼煙滾滾一樣。蝴蝶效應實用在治理大氣汙染上麵,小老百姓的煤球被沒收倒說得過去了,起碼有了理論依據。

不過現在的農村裡都普及了天然氣,縱是有用煤球爐或者柴火做飯的人,基本上都是六七十以上的老年人。這些人要麼是鰥寡孤獨的老人,要麼是為了圖清靜死活不願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這些人你讓他用天然氣的危險程度肯定比用煤球爐或者柴火的危險係數要大得多。子女們怎敢讓這些老人用天然氣?那不是一個隱形炸彈嘛!隻要是年輕人,你打死他也不會用那做飯又慢、還耽擱時間況且煤氣味濃鬱的煤球呢!柴火他們更是不會用,煙熏火燎的嗆得眼淚汪汪。你讓一個要好又矜持的小媳婦用這種落後的方式做飯,誰乾呀?況且天然氣的價錢又不貴,一年用下來比用煤球還節省很多錢。農村裡用煤球和柴火做飯的,肯定是有著一些迫不得已的緣由的。

前段時間一個鎮政府的工作人員把一個村莊老百姓的煤球給沒收了,那人不乾了,抓住鎮政府的工作人員不依不饒起來。鎮政府的人為了殺一儆百,以儆效尤,也為了殺雞駭猴,就順手把那人給帶到了鎮政府裡。一個老人到了鎮政府裡,名義上是軟禁她,要她反思悔過,實際上得一日三餐地供奉著。你還敢餓死她呀?真死了那鎮政府要倒血黴了。如此過了十幾天,可把鎮政府的工作人員給折騰壞了。他們這些人在家就沒伺候過自己的爹媽,多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主兒;現如今要小心翼翼甚至低聲下氣地每天給一個農村老太婆端送吃喝。誰心裡平衡?這樣的人打又不敢打,罵又不敢罵;不像一個年輕人你揍他一頓踢他兩腳都沒多大的問題。上了年紀的人,你不動她一根指頭,還想搖搖晃晃地要倒向地上呢。這樣的人是不能惹的!你也惹不起。隻要不是傻子,那是不敢對她動粗的。估計鎮政府裡招的人應該沒有呆逼二愣子,都知道這其中的利害。所以頭痛萬分的工作人員就對那老人說你走吧,拘留到期了,你老人家自由了,該乾嘛乾嘛去吧。誰知這老人在鎮政府裡住上癮了,這種吃了上頓不愁下頓的生活,她真的適應了。硬是賴著不走。就不走,就不走!走了還得自己刷鍋做飯,沒這裡得發舒服。

鎮政府的工作人員哭笑不得,哀求說老奶奶您行行好吧,讓我們輕鬆幾天吧。老人說我回到家還得燒柴火做飯,你們還是會把我抓來,我在這裡呆著你們不也省事了嘛!工作人員說您該怎麼做飯就怎麼做飯,行了吧?好說歹說,那老人才戀戀不舍地回了家裡。所以說,無論乾什麼工作,你得根據實際情況做綜合分析綜合考慮,就得馬列主義靈活運用。不然解決不了問題,還給自己惹個麻煩,那就劃不來了。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