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在他成年後羽翼漸豐,才開始展露爭奪王儲的端倪,最後大殺四方,成功世襲罔替!”
而且,據書中所說,郭雪芙是蜀王一手調教出來的。
他對郭雪芙也有些不一樣的情愫,但最終還是將郭雪芙獻給了穆王。
若是蔣詩詩沒看過書中劇情,興許會被蜀王謙卑的姿態所蒙蔽。
可她看過書中劇情,知道蜀王是個什麼樣的人,無論蜀王表現得多麼和善,她總覺得這位是個城府頗深的王爺。
另外,聽到他們說起三年一次的科舉,這讓蔣詩詩想起了這年科舉所發生的事。
書中說,太子負責掌管科舉一事,與禮部大臣發生了不少矛盾,導致本就不服太子的禮部尚書更加排斥他了。
再就是穆王黨和康王黨,害怕太子依靠科舉收買人心。
屆時新上任的官員若是為太子所用,他們就有危機了!
因此,他們沒少給太子使絆子。
一想到這些,蔣詩詩就十分同情太子。
不過,她會想辦法給太子避開危機劇情的。
過了一會,酒樓裡的小廝給上了酒菜,眾人便開始動筷,享用美食。
這種有外人的場合,都是春杏幫蔣詩詩夾菜。
春杏先是幫蔣詩詩盛了碗雞湯暖胃。
要不怎麼是京城最好的酒樓,湯鮮味美,蔣詩詩一下就喝了大半碗。
然而這時,坐在她對麵的郭雪芙才喝了小半碗螃蟹清羹,就放下了碗筷,“我吃好了,你們慢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