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 宋瑾在實驗室做實驗。
休息間突然傳來一聲驚呼,“我的天啊!怎麼這麼多?!”
“果然不是一般人,我怎麼有種答辯的時候會被按在地上摩擦的不祥預感啊?”
“明年我答辯還是不要找莊教授了吧,這也太可怕了。我的媽, 以我的水平, 我估計得立刻卷鋪蓋回去!”
“簡直不是人啊!當他的學生既幸福又壓力山大吧?”
“等等, 莊教授給我的電子版論文裡的修改批注時間最晚有淩晨兩點。為什麼聰明的人還這麼努力啊?活該彆人28歲就是教授!”
“……”
休息室此起彼伏的聲音。
宋瑾做完手上的實驗,去休息室看了眼, “發生什麼了?”
鄭馨月走過來,把手上的文件遞過去,“宋老師, 你看看徐師兄收到的論文評審意見。這份是莊辰教授的,這些是其他答辯委員給的。”
剛才他們讓師兄把評審意見都打印出來了, 這樣大家都可以好好學習一下。
宋瑾看了下,莊辰給的評審意見有滿滿五張A4紙,密密麻麻的字,上百條評審意見。另外六個答辯委一般隻有一張,最多不到兩張紙。
宋瑾大概掃了眼莊辰的評審意見,很震撼, 就連論文裡哪一頁哪個圖中的單位備注有問題都指出來了, 更不要提裡麵寫的很多關於研究結果和方向上的一些討論。
從單個錯誤,以及這個課題還可以繼續改進的地方,事無巨細。
這必須是把論文從頭到尾一字不落全部看完才能做到的。應該是除了寫這份論文的人之外,另外一個用心對待這份論文的人。
其實這份論文宋瑾看過, 給出過修改意見,但是她看得比較粗略,從大方向上提了一些意見, 書寫細節交給學生們自己檢查。
就算如此,在莊辰眼裡還是有一大堆問題。
這份評審意見看得人頭皮發麻。
宋瑾經曆過博士答辯,也看過以前實驗室的師兄師姐們收到的答辯意見,但從沒有這麼多,也沒有這麼詳細。
並且現在很多教授太忙,有時候有些畢業論文都是學生看了寫的評審意見。
莊辰寫下這份評審意見,背後花了多少精力,宋瑾不敢想象。
隻覺得手中幾張紙沉甸甸。
這個男人時常讓她震驚。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學術上,從沒見過像他這樣的人。
克製、嚴謹、認真、嚴肅且專業。
但是同時又是個非常溫暖、溫和、儒雅的人。
他把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氣質結合的非常好。
宋瑾坐在實驗室仔仔細細看了這份評審意見,有種自己連帶著被教育了一番的感覺。
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功力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言辭鋒利精準,切中要害。
寫這份論文的博士生徐濤的年紀比莊辰的還大。
一般莊辰這個年紀差不多是博士剛畢業,但是他在克服了重度抑鬱症之後還能在年紀輕輕的年紀做到這份上。
這得是非常自律、努力且天賦極高的人。
可是為什麼這樣的人,他的家人居然都不把他當家人?
宋瑾一時間百感交集,迷惑萬分。
***
六月下旬,答辯這天,宋瑾一大早就到了會議室。兩名答辯的學生穿著正裝也早早到了,檢查了一下需要準備的各種文件、答辯PPT等。
對於這樣的場合,不管準備多久都會緊張,永遠沒有準備好的那一天。
兩名學生坐在一邊不由自主的抖腿,像是等待被“淩遲”那種感覺。
其中一個學生走到宋瑾旁邊,小聲問,“宋老師,今天莊辰教授不會拿我們開刀,讓我們下不來台吧?”
莊辰是他們倆最害怕的答辯評委。
“你們做得很好,莊教授隻會從學術角度給意見和你們探討,不會存心為難的。” 這是宋瑾對莊辰的了解。他不會在學生身上找自信,刻意批判誰。
“哎,還是害怕。昨晚失眠了一晚,我都緊張到渾身發冷了。”碩士生於敏說。
“深呼吸,最後一次了,過了就好了。沒事的。”宋瑾安慰。
八點四十,西裝革履的莊辰走進來。
正在準備材料的宋瑾,扭過頭看了眼,愣了下。這次他戴上了眼鏡,是之前講座上戴的那副金絲邊眼鏡。
隻是這次有了不一樣的味道,不僅僅是儒雅,更透露出一種斯文敗類的氣質。這種感覺是基於最近對他的新的認識。
宋瑾不著痕跡抹去臉上的表情,走上前,笑著說,“歡迎莊辰教授,謝謝來參加我們實驗室的答辯。這邊坐,有一些材料等會需要簽字,我跟你說一下。哦,對了,你是想喝茶還是喝咖啡?”
答辯現場準備了一些茶水和點心水果,一方麵是因為答辯時間比較長,另一方麵是讓氣氛緩和一些。
“一杯咖啡,謝謝。”莊辰回。
在現場幫忙的鄭馨月趕忙泡了杯咖啡,遞過去,“莊教授,您的咖啡。”
不管是哪個實驗室,答辯都是頭等重要的大事,全員都得上去幫忙。
“謝謝。”莊辰坐下後回,“之後想去學實驗,可以跟著何飛、夏沁他們學習。他們現在的實驗技術很熟練。歡迎你隨時過去。”
鄭馨月自從上次哭著從莊辰實驗室出來後,就不敢再去學實驗。現在聽到莊辰這麼說,很驚喜,“謝謝莊教授!我等會跟他們倆聯係。之後我會好好學習。”
跟著學生學總比跟老師學壓力小,也會比較自由、輕鬆
莊辰笑著點了點頭。
宋瑾手上拿了幾份材料走到莊辰身邊,彎腰,翻著資料指著相關地方說,“莊教授,這幾份文件在答辯後,需要簽字,麻煩你到時候在這裡寫答辯意見和簽字。”
“好。”莊辰手上握著一隻鋼筆,是之前宋瑾父親送給他的,這是他第一次拿出來用。
其他答辯評委陸續進會議室,宋瑾上前接待。一共七名答辯委員,其中三名是外校的教授,兩名是本校其他係的教授,兩名是本係的老師,其中一個是莊辰。
她把答辯意見表分發給各位答辯委員,挨個叮囑。
有些文件學校是發了通知必須要按照規定簽字寫意見,否則答辯可能被判無效。
另外答辯要跟學院報備答辯地點和時間,隨時準備迎接學校學位委員會的突擊檢查。
這些事很瑣碎,宋瑾這些天穿梭在各個辦公室,仔細谘詢了很多,確保沒有遺漏的地方。
過了會,滿頭白發的許懷國院士進來,大家都自動起立打招呼。
許院士笑著揮手,示意大家坐下,“辛苦各位來參加我的學生的答辯。大家不用給我麵子,做得不好的地方,儘管說。”
大家寒暄交談了一會。
九點鐘,答辯開始。宋瑾站起來,笑著說,“謝謝大家前來參加我們實驗室的答辯,首先需要推選答辯主席。各位答辯評委,你們看誰願意?”
一個評委說,“我今年就不參與競選了,去年是我。大家輪流著體驗一下。”
其他評委笑起來,“那要不莊辰教授來當主席?”
“我沒意見,莊教授回國沒多久,久仰大名。我正好認識交流一下,以後說不定可以合作。”另一個評委說。
“莊教授,沒事,主席就是要多簽一些字,最後宣布答辯結果。不用有壓力。”其他評委解釋。
坐在宋瑾斜對麵的莊辰看著其他評委,笑了笑,“那恭謹不如從命?”
宋瑾笑著接話,“那我們這次答辯的答辯主席是莊辰教授。”
接下來開始答辯。
博士答辯演講和提問至少一個半小時,碩士至少一個小時。這是學校規定的時長。
宋瑾安排碩士於敏先答辯,這樣不用跟博士形成對比,壓力小一點。
在院士念完於敏的簡曆後,於敏上台,戰戰兢兢的,拿著激光筆的手抖得很厲害,說話的聲音都在明顯發顫,PPT剛講了幾頁就卡住了。
之前在組會上,宋瑾安排他們練習試講過幾次,他們私底下也練習過無數次,但是這種事到了現場就真的沒法控製。
答辯氛圍一下緊張起來。室內落針可聞,底下坐著的學生也替師姐捏了把汗。
越是卡住,越是緊張,於敏有點講不下去了,伏在講台上,低頭,不敢看下麵的評委,有種要放棄的感覺。
宋瑾準備起身上前安撫,結果聽見莊辰說,“試著深呼吸,平靜一下,不著急,我們等你準備好。你的畢業論文我看過,對於一個碩士來說,做得很出色。課題的創新性和完成度都很好。你照著PPT講完就可以。”
於敏站直,點了點頭,緩了兩分鐘,鼓起勇氣,“不好意思,我接著講。”
還好之後的彙報還算順利,至少流暢地講完了。
之後的提問環節,評委們指出了一些問題,給出了一些意見。底下安排的速記的學生瘋狂記錄。這些是需要在答辯後給出書麵回應的。
一開始大家都挑優點說,慢慢的開始說課題中存在的問題。
碩士課題最大的問題是做得很淺顯,因為沒有那麼多時間。
大家挑了一圈問題後,莊辰最後問,“如果這個課題要接著往下做,你打算從哪些方麵著手?”
於敏想了想,“應該會做一些神經環路層麵的研究,具體做哪一塊,我還沒想好。”
許院士扭過頭,看著莊辰,“莊教授,你有好的研究方向嗎?”
莊辰拿著筆,回過頭,看著院士,“前兩天發在Neuron上的一篇文章跟這個課題有一點相關。新發現了海馬中的一個分子,敲掉後,小鼠抑鬱症狀明顯改善。可以參考那篇文獻,用蛋白芯片的方式篩選分子,後續再驗證敲低和過表達的效果。之後可以跟藥學院合作,開發針對這個靶點的藥物,應該會對抑鬱症的改善有一些效果。”
許院士點了點頭,“好,我回頭看看。這個課題後麵會有學生接手繼續做。”
輪到博士徐濤答辯,演講很順利。
但提問環節就比較激烈了。
其中一個評委皺著眉說,“你的這個課題做得中規中矩,不夠創新,深度也不太夠。”
徐濤解釋,“我在這裡五年,前麵兩年做了個自己覺得很有意思的課題,但是沒做出來。後麵臨時換了這個課題,時間有點倉促,同時也害怕再次失敗,所以沒敢做特彆新穎的課題。”
大家都不好糊弄,從實招來可能還被理解。
“你們現在做課題是許院士和宋瑾老師確定的,還是自己想的?”另一個年紀有點大的評委問。大家都沒客氣。
“一開始是自己想的。課題失敗後,自己有一個想法,跟老師們商量後一起確定的。”徐濤推了推眼鏡說。
“嗯,你的情況可以理解。但是以後還是要做一些有意思的東西。”
“另外在確定課題上,可以再大膽點。有時候可能時間不夠,但是如果適當延長一點時間可以做的更好,可以嘗試一下。”有評委說。
大家對博士的要求很嚴格。他們是科研未來的主力軍,不能一開始就局限於眼前的東西。但是現在博士畢業確實是個問題,很多學校按時畢業率可能不到40%。
莊辰沉思了一會,接話,“這個課題方向本身問題不大,有創新性,但是後麵做的東西很畏手畏腳。其實是可以向更大的方向擴展,隻不過後麵你把線越縮越小,想湊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所以整體看下來就顯得創新性不夠。”
徐濤點頭,“對,是這樣。我也不隱瞞。一開始定這個題,確實是想向往大了做,但是耽誤了兩年,我的時間確實很少了,加上年紀很大了,家裡也催,我沒辦法延期很多年來繼續做。還好許院士和宋老師理解我,幫我緩解了很多壓力。”
博士期間的辛酸淚,徐濤確實很無力,不到三十,已經禿頂很明顯了。家裡催婚、經濟壓力,現實逼得人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