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不是說謝琦因此就忽略了他們,既然當了他們的夫子,他就必定會儘到自己的責任!
像韓紜實在不是讀書的料,有謝琦的引導,加上韓縝時不時的鞭策,也不過是熟讀三百千,其餘四書五經不過拿基礎的了解個大概,能通讀常用字,知曉常用的典故大義,就不錯了。
你讓他去考試答題,提筆作文,那純粹是為難人!
大房李氏大概是心知肚明,兒子初時連一本《三字經》都背不下來,能有現在的成績其中老師也是花費了心思的。可是兒子也隻能到這個地步了,想走科舉基本是沒有指望了,她也死心了。現在她倒慶幸兒子當初堅持一心習武,如今看形勢也是一條出路,將來靠著他二叔能混個一官半職的,也比做平民百姓強些!
至於韓緯,雖然他天資有限,卻也知道謝琦教學質量高,比外麵的先生強多了,也並沒有因為堂弟而忽視了自己。並不像他娘說的,先生因為韓縝而入府,就將所有心思都放到了堂弟身上。
他知道他娘一心期待著成才有些著急,所以仔細分解了一番,不想他娘誤會以致和二房生嫌隙。
韓雲清和韓雲靜更小,彆看大家好像都是同歲,可是一開始就好比韓縝有著高中自學的水平,人家才是真正的小學生從頭開始,本來就不能比較。
反正在不知情的人眼中,韓縝今年就入場考試是相當於胡鬨了!
韓維為此還特地找到他勸說了一番。自從當了齊王公子伴讀,日常進出宮中,韓維也成長了不少,氣度更穩重了。加之被立為了世子,在眾兄弟中真正的第一人,也更傲然自矜,看待韓縝這個小弟弟也沒有以往的威脅感,但也平平,本來相處就少,如今感情更是淡漠。
他前年下場,可惜止步於院試,目前是童生,今年打算再下場一試。
韓維知道科舉的不容易,如他有宮中大儒教導,等到十三歲下場,也不過是個童生。他不相信韓縝會比自己更高明,也是好心,就是為了漲經驗也不急於一時。韓縝還小,完全可以多學幾年再下場,何必著急呢!
韓縝謝過他,不過堅持說自己已經下定決心了,還是想今年就考。韓維隻好拂袖而去!
韓縝也顧不得府中人的想法,反正他現在就是一個準考生的心態,還扒拉了小夥伴一圈,看有沒有也想考的,大家可以約著一起去啊,有伴!
威遠侯府的李欽早就是小秀才一枚,才十四歲就是秀才,即使放在文官家庭裡也是堪稱優秀。倒是永安侯府的王嘉悅,還有修國公家的馬來恩,他還有一個兄弟馬來運,不過他們兄弟一個愛文,一個愛武。
王嘉悅和馬來恩比韓縝稍大三歲,他們都是想著走從文這條路的,勳貴之家隻要家中子弟上進,資源上是不用擔心的,起點天然就比普通學子高。他們倒沒有一定的把握,就是想著先下場試試,反正都在京城,萬一考不中就當長長經驗也好,因此韓縝一招呼他們就顛顛一起報名了。
至於其他學文的小夥伴那水平還低,就不來湊這個熱鬨,不過約定好了到時一定會給他們加油!
上考場平時的學習積累固然重要,熟悉環境也重要,古代很多的考生常年埋頭讀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心理素質就差些,體質也不太好。這一點真的比不上現代學生經驗豐富!
剛過了年不久,韓縝就開始準備,和小夥伴們互通有無,分享彼此掌握的資料。比如考官是什麼人,在文章上有些什麼喜好。同時也叮囑他們注意鍛煉身體,把身體養好了。
然後在家裡還搭建了一個考場,把王嘉悅和馬來運也叫來,來了場實地模擬考。韓縝個人覺得這樣做很有用的,多來幾次,也不用擔心到時太緊張影響發揮。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就到這,真的堅持不住了,姑娘們懂得!晚安,可以的話多多留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