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才有前世記憶,當然不會傻了唧的隻惦記著那些情情愛愛,哪怕前世執念深重他也能壓下去。他前世活得不長,英年早逝,但他也記得前世他死時所追隨的那個將軍已經打算自立了,朝廷風雨飄搖,世家蠢蠢欲動,就仿佛回到了漢末。
如今他可沒想過以一己之力挽回大廈將傾的朝廷,他隻是提前暗中默默蓄力,為日後逐鹿天下做準備。即使馬家最後沒能成功,起碼也能靠著軍隊在亂世中立足。
馬太守猶豫了一下,似乎意動了,問道:“那我們何時動手?”
馬文才安撫道:“父親莫急,如今暗流湧動,雖然各地亂起,但還不到時機。”
如今各地起義不過是小規模叛亂,對朝廷來說不算什麼,派兵鎮壓即可。真正傷筋動骨的還得是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曆來最先成氣候的起義大軍多是底層百姓,不堪忍受欺壓,身家性命沒有保障,被人挑撥怒而反抗。但這種農民起義大軍大多為王先驅。例如秦末的陳勝吳廣,漢末的黃巾起義,皆是如此。
這隻是初步的動搖朝廷統治根基,真正讓朝廷風雨飄搖的還是鄉紳地主世家等社會中上層在農民起義後對朝廷失去了信心,也產生了野心。
尤其是如今世家掌控的東晉,各家心懷鬼胎,心思不齊。就連軍隊中也有出身世家的旁支庶子,他們的明爭暗鬥同時也是朝廷上世家爭鬥的縮影。
馬文才心裡很清楚,馬家勢力不算世家中最龐大的,但應該是最先把握住時機的。在這亂世暗中蓄養私兵,以盜匪的名義養在城外,倒也不懼什麼。等戰亂席卷整個南方,馬家就可順勢而起,一舉暗中將整個寧波府納入掌控之中。
隨即以此為根基,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坐山觀虎鬥,默默積蓄力量,擴大勢力範圍,最後一舉攻下南方,最後率軍北上,定鼎中原。
當然這其中如今拉攏世家望族,又如何獲得底層寒門和普通百姓的支持,就是另外需要慢慢根據形勢考慮的事情了。
而現在,馬文才從書房離開後,就暗中派人去查上虞縣祝家九女是否歸家,而梁山伯又是否上祝家提親。
馬文才自認為自己沒改變什麼,梁山伯與祝英台除了在書院第一年結交了他馬文才之外,一切都該是按照前世一樣發展。
沒有了馬家的提親,那麼梁山伯與祝英台不知能否成功在一起。
<<<<<<<<<<<<<<<
梁山伯與祝英台分彆之際,祝英台說家有九妹與自己酷似,願意為他做媒,兄弟兩人結為親家,約定好提親時間。
於是梁山伯歸家後與自己母親說了此事,梁母固然高興,卻也發愁,家中無餘財,聘禮從何而來?
梁家雖然敗落,但畢竟祖上闊過,餘澤甚多。即使如今因梁山伯讀書耗資不少,依舊是吃喝不愁,家有薄田。但頂多是個鄉下小地主,娶個普通人家女子倒還無妨,但那祝家九小姐乃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聘禮如何能薄了?
因而梁母極為發愁,可要讓自己兒子錯過這門好親事,她也不願。
梁母不是目光短淺的,自然知曉以如今梁家的狀況想在梁山伯仕途上有所助益是不可能的,隻能指望著梁山伯娶個家世好的妻子。
祝家雖然表麵上看隻是上虞縣的一個大地主,當家祝老爺隻是個員外,可祝家是個大家族,枝繁葉茂,人脈極廣,上虞縣祝家隻是其中一支。
祝員外兒子眾多,但僅有一個嫡女,視若珍寶。若梁山伯能娶得祝員外的掌上明珠,日後光複梁家祖上榮光也是指日可待!
因此梁母躊躇幾日,咬牙將自己嫁入梁家時婆婆送她的祖傳珍貴首飾添入了聘禮當中,又賣了近半的田地,湊了湊才準備了一份看著不錯的聘禮。
作者有話要說: 還有三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