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鄉送科技(1 / 2)

穿成親媽十四歲 金麵佛 8845 字 10個月前

林鑫麵無表情地看著後視鏡中的妹妹, 扯了扯嘴角, 皮笑肉不笑。

有郝教授跟周教授當靠山, 林蕊打著一定要配合薛副教授搞好農田套養小龍蝦的旗號, 理直氣壯地坐上了舅舅在縣人武部工作的老戰友開的車。

現在基本上沒有私家車的概念,基本上所有的公車都得私用。

人武部的老戰友要送份材料去隔壁縣, 中間經過港鎮。

林蕊發現,現在的人嚴重匱乏周末意識, 尤其是機關事業單位國營廠, 好像不把事情推到禮拜天做就不積極向上一樣。

今兒一大早, 人武部戰友先從縣城捎上舅舅去江州大學教師樓,然後再到林家帶上鄭大夫和姐妹倆, 這才正式出發, 往臨縣方向走。

林蕊歡歡喜喜地跟窗外推著自行車準備去學校的蘇木揮手:“好好學習啊, 姐姐下鄉勞動去了!”

蘇木苦大仇深地看著吉普車出發,默默地騎上自行車。

林蕊目送一人一車形單影隻漸漸蕭遠, 忍不住感慨地歎了口氣:“我讓他好好學習來著, 他非不聽。看,期中考試不及格, 得去學校補課了。哎喲——姐!”

林鑫冷酷地瞥了眼妹妹, 她不要臉, 她這個當姐姐的人還要麵子。

說的好像這車上誰不知道她成績有多差似的!

薛副教授是個身形清瘦的中年男人, 約莫四十歲上下,沒戴眼鏡,從林蕊上車起就沒見他有除了麵無表情之外的其他表情。

甚至連年紀大他差不多一輩人的薛教授跟他聊天, 他也是心不在焉的樣子。

直到林蕊被親姐拆台,各種跟她媽哭訴委屈,他才難得扯了扯嘴角,算是笑了一下。

林蕊被姐姐摁住,眼睛偷偷覷著後視鏡。

哎呀,這個副教授看上去不是太好講話的樣子哦。

不過但凡是吃貨,她就沒怕的!

林蕊驕傲地挺起胸膛,信心十足地看著窗外黃葉打著旋兒飄飄蕩蕩。

啊呀呀,真是蝶兒蝶兒滿天。

她靠在姐姐肩膀上,嘴裡頭哼起英文歌。

林鑫一陣頭痛,不明白妹妹為什麼學英文歌這樣快,偏偏背起單詞就丟三落四呢。

她下巴蹭著妹妹的額頭,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小聲拚寫著單詞。

林蕊不依:“姐,你討厭,你打擾我唱歌了。”

駕駛座上的叔叔笑著邀請戰友的外甥女兒:“來,我們蕊蕊給大家唱首歌。”

林蕊大大方方:“好啊,我就唱《阿信》上的歌。”

現在電視劇引進過來後並不配中文歌,而是原聲。

《阿信》可是現在現象級熱門劇,班上同學下晚自習回家後,就是聽一會兒電視劇的片尾曲都覺得過癮。

林蕊的歌聲在快要靠近鄭家村路口的時候被打斷了,前頭響起敲鑼打鼓聲。

她好奇地開了窗子往外看,驚訝地看著一支鑼鼓隊熱熱鬨鬨地發出驚天動地的聲響。

還有人挑著紅鞭炮用煙頭點燃了,劈裡啪啦炸了一地。

媽呀,她有生之年竟然受到了“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的待遇。

咳咳,是捎帶著的,因為兩根竹竿挑起來的橫幅上寫著的是“熱烈歡迎江州大學教授蒞臨港鎮指導”。

站在鄭家村支書旁邊的中年男人,身著列寧裝,笑容滿麵地迎上來,要跟幾位教授握手。

鄭大夫哭笑不得地嘀咕了一句:“這老魏頭動作夠快的啊。”

老魏頭是港鎮政府辦公室的主任,當然,以港鎮的規模,這位主任的實際身份相當於秘書,專門負責給趙鎮長,哦不,是前鎮長寫材料。

趙鎮長落馬了,嚴格點兒講,他現在的狀況類似於被雙規,不過眼下好像還沒有雙規這個說法。

他之所以被盯上,自然跟他家那位公子欺負的姑娘當街攔轎告禦狀有關。

不是社會主義新中國還搞株連九族那一套,而是公安在他家查抄出一本露骨的日記,取名為《品花寶鑒》。

趙鎮長多少年沒下過地,沒摸過土,品的是什麼花,不言而喻。

所以說千萬彆高估了貪汙**分子的智商,他們當中絕大部分也就是普通智力水平,辦出的蠢事讓人瞠目結舌,不由得驚訝,他們到底是怎麼混到那位置上頭去的。

現成的證據送到公安手上,不帶走趙鎮長不僅侮辱人民警察的人格,還侮辱了他們的智商。

這下子好了,整個鎮政府全都亂了套,兩位副鎮長也被請去談話。

平日裡不聲不吭的魏主任被推了出來臨時守門,整個鎮政府的運轉流程,沒人比他更熟悉啊。

林蕊覺得這位憑借一手漂亮鋼筆字獲得領導賞識調入鎮政府的前任小學代課老師絕對是個人才。

他竟然趁著村委書記去鎮中心小學借儀仗隊的機會,愣是橫插一竿子,擠進了市科委組織的送科技下鄉項目中來。

郝教授生性和氣,笑嗬嗬地自兜老底:“我就是種田的,不懂什麼工廠生產,有愧鎮長您的厚愛了。”

臨時上任的魏鎮長從善如流:“教授您現在鄭家村試點嘛,我們港鎮政府一定全力支持歡迎您。我們的發展方向就是生態農業以及農產品的深加工。”

三位教授互看一眼,頗為驚訝。

江州的鄉鎮企業在全國範圍內來講,算是走在比較前的位置。這跟江州水陸交通相對發達以及曆史因素都有一定的關係。

這其中,港鎮無功無過,沒什麼出挑的拳頭項目,但是服裝廠、被單廠、油磅廠等等,訂單還是穩當的。況且,鎮上也有意引進化工廠跟造紙廠。

按照常理,這些工廠應該想辦法提升生產技術才對。

魏鎮長沒有強行將人直接拉去鎮政府,而是跟著大隊書記等人先去村委會坐下講述基本情況。

他將一本1987年的《化工時刊》恭恭敬敬地擺在桌子上,翻開來請三位教授看,上麵文章標題是《X縣鄉鎮企業發展迅速》。

“教授,請你們看,這是去年的數據。我們全縣已經有179家化工企業,占全縣鄉鎮企業的1/10,職工近7000人。塑料工業也有60家,裡頭3700多人。”

這麼多化工塑料廠,意味著產能極有可能已經過剩。

想生產緊俏商品,原料從哪兒來?要走大路貨,銷路是問題。想上高新產品,技術?想轉產擴建,錢呢?

“當著教授的麵,我也兜兜老底。現在國家抓嚴了,基建項目都在停,政策緊縮,工廠的日子不好過。”

港鎮的被單廠、服裝廠主要靠出口外貿。

可是老外就沒傻的,這些沒多少技術含量的產品,幾乎村村鎮鎮都在搞,人家就卯足了勁兒等你們自己殺價。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