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
怎麼說呢?
需要改革了。
李煜看著一個個節目,隨後搖搖頭。
總覺得缺點什麼。
彆看春晚總導演這個光環牛逼得的不行,但是對李煜來說卻是一個燙手山芋。
11年的那場春晚實在是讓人失望了到了極點,網絡上有很多聲音說春晚真的是一年不如一年……
曾經能夠帶給他們歡樂的相聲小品,現在似乎都開始不那麼好笑了,曾經的那些讓人震驚的雜技舞蹈,現在看起來都挺平平無奇……
嗯,就沒啥特彆大的吸引力。
很多聲音都把11年的春晚怪罪導演李偉平身上……
說李偉平的春晚粗製濫造,套路單一,沒有新意,吃老本等等。
這些負麵的評價讓李偉平抑鬱了很久,然後整個12年他都很少在公眾媒體露麵了。
聽說跑到窮鄉僻壤,修身養性去了。
事實上,真是這樣嗎?
不是。
還真不怪春晚導演李偉平,實際上,李偉平也是在很認真地籌備著春晚,很多節目就算是以現在的眼光看,也都是水準之上的。
那麼為什麼呢?
因為時代變了。
隨著智能機的普及以及網絡時代的到來以後,直播平台、短視頻、各種自媒體也開始逐漸開始萌芽,很多人的娛樂節目已經不僅僅是電視,他們可供選擇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再加上春晚雖然節目換了,但換上來的節目基本上都缺一點新意,沒有太多的話題感,沒辦法跟上時代,沒有真正跟年輕人接觸,在這個話題為王,流量肆虐的時代裡,你很難在那麼多娛樂項目之中殺出來……
還有那些小品段子為什麼不有趣了?
手機每天都能給你生產上百條搞笑或不搞笑段子,你看一次,你覺得有趣,但是,讓你天天看,你還能笑得出來?
李煜……
在這種情況下接手了春晚,他再不把春晚改革一下,大概就得再創造一個曆史新低了。
大導演的招牌可不能砸了。
………………………………
“秦瑤,來得挺早啊。”
“嗯。”
“今天怎麼看起來臉色不太好,拍戲拍得太累了?”
“嗯,有些累。”
“哦,那我先過去了。”
“好的。”
當沈浪來到現場以後,沈浪第一時間就遇到了秦瑤。
跟秦瑤打招呼以後,沈浪略微有些尷尬?今天的秦瑤似乎分外冷淡,不過畢竟臉皮比較厚,在經過短暫的尷尬以後又對著不遠處的周曉溪打起了招呼。
“周小姐?你帶來什麼節目?”
“鋼琴吧。”
“哦?我也正在考慮準備什麼節目?你覺得唱歌怎麼樣?”
“嗯,可以啊。”
“周小姐,第一次來春晚需要注意什麼?”
“聽安排就好了……現在畢竟還不算彩排……”
“哦。”
周曉溪雖然不像秦瑤一樣冷淡?但沈浪找周曉溪搭話的時候?總有種說不出來的聊天終結者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