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未來會怎樣劉攀無法預知,但他卻清楚,因為人類的活動,地球的很多的生態環境都在遭到破壞,很多物種正在走向滅絕。
也就是因為地球有這些,所以劉攀將背景選在了資源就快要枯竭的時代,因為這最能貼近生活。
事實上,在他的中,雖然劉狂一路癲狂走到了最後的巔峰,但在中途,劉狂卻有意無意間做過很多與主線乾係不大的事,說過很與情節沒多大聯係的話。
劉攀不是聖人,他隻是一個每天坐在電腦前無所事事的苦逼宅男。
一次偶然,劉攀接觸到了網絡文學,於是他開始碼字寫。一開始隻是出於玩樂心態,但寫得多了,難免會覺得枯燥無味,於是他想讓他的更有意義一些,讓讀者看完他的後不隻是看完就了事。
在劉攀看來,網絡文學既然被稱之為文學,那就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娛樂之上,要更有深意。不說讓每個讀者都學到什麼,但起碼要弘揚一點正能量。
照理說,要貼近生活,都市類型最為貼切。然而劉攀苦逼,除了玄幻他啥都不會寫,所以在深思熟慮之後他選擇了一個資源就要枯竭的背景,而後再一次抱著鍵盤衝向了文壇。
也就是在那之後,劉攀寫出了這本《超超超超超級狂神》。
玄幻世界裡時常出現愛護環境愛護動物這類東西確實是有些不倫不類。這是劉攀寫出這本書之後最大的感覺。
不過,雖然覺得有些不倫不類,又有很多讀者對於這本的評論都隻有一個字——水,但劉攀依舊寫得不亦樂乎。如同讀者建議他不要虐主他依舊要虐主一樣,這在他看來都是理所當然很有道理的事情。
而且,劉攀真的是打心底裡覺得這樣的描寫讓他的充滿了意義,雖然最終留下的讀者實在不多……但起碼有讀者看完了。
隻要有讀者能夠看完,並且留下書評的書就是好書,劉攀一直是這樣覺得。
劉攀還記得他準備上傳大結局之前看到的那些書評。雖然沒有一個人在討論他書中的“水”,但顯而易見的他們都接受了那些“水”。
隻要他們看完了,劉攀就相信,他書裡的那些“水”總會在某天某日某一刻影響到某些人的判斷。
他不是聖人,但是他卻有一顆希望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心。
事實上,在完結《超超超超超級狂神》前半個月劉攀就已經決定了,他下一本還要那樣寫……不管有多少讀者。
轉頭看著坑洞外的天空,聽著空氣中隱約傳來幽冥魔蛟那痛苦的吼叫聲,劉攀忽的生出了許多莫名的情緒。
書籍上為什麼記載幽冥魔蛟會凶殘的殺人,而野馬可以馴化?這難道不是人類強加意識於其他生物後所造就的結果嗎?
不過很快劉攀就搖了搖頭,他知道他這個想法有些過頭了,畢竟,在生存的世界裡還有一詞叫做“物競天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