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米氏彈鼠的體型比聖誕島虎頭鼠的體型小得多了,它們體長9厘米至17厘米,尾長13厘米至23厘米,體重20克至25克。
澳米氏彈鼠分布在袋鼠國南部,前肢短小,後肢細長,跳躍行進,體貌和動作酷似袋鼠,一度被叫做袋鼠老鼠。
它們生活在沙丘和灌木叢,沙漠氣候白天乾燥炎熱,它們晚上才會出來覓食。
吃漿果、葉子、種子和可食用植物。
滅絕於1901年。
第七個金蛋還是老鼠,白足澳洲林鼠。
這是19世紀初刨土能力最強的老鼠。
白足澳洲林鼠生活在袋鼠國東南部,大小跟貓差不多,是袋鼠國本土最大齧齒類動物之一。
夜行性動物,棲息在樹上,會用草葉在桉樹上築巢。
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懷胎一個月就能生下來,幼崽長到20天就能自由活動。
人們對白族澳洲林鼠的了解不多,它們在1902年就滅絕了,原因不明。
白足澳洲林鼠從金蛋出來後爬到一叢小灌木上,試圖把自己遮掩起來,但是它那麼顯眼,怎麼可能藏得住。
葉涼一眼就認出來了。
不過他沒管。
繼續開金蛋。
第八個金蛋是紐芬蘭白狼幼崽。
紐芬蘭白狼也叫北美白狼,身體非常高大,體長兩米,重70公斤,令人望而生畏。
它們生活在人煙稀少的紐芬蘭島上,因為外表極其美麗,被人稱為“夢幻之狼”。
紐芬蘭白狼公狼和母狼非常親密,總是成雙成對在一起,多個家族一起生活。
它們的主要食物是馴鹿,也吃海狸、田鼠之類的小動物。
在紐芬蘭白狼狼群裡,公狼母狼是有等級之分的,占統治地位的公狼母狼可以隨便生育,但地位低下的公狼母狼則不可以。
母狼一胎能生三到九隻小狼,小狼要吃五六個月的奶,期間也會吃一點碎肉並跟隨父母狩獵,半年後就可以自主生活了。
在1840年,紐芬蘭政府以保護馴鹿為名,下令懸賞捕殺毒殺白狼,白狼遭到毀滅性打擊。
1911年,這種美麗的生物就從地球上消失了。
大熊貓給小猛獁剛喂完奶,一看多了頭狼崽。
驚奇不已。
嚶嚶嚶。
鏟屎媽,這個才像雪狼的寶寶呀。
葉涼笑了。
“你可彆跟邊牧這麼說,不然它要懷疑雪狼在外麵有狼啦。”
哦哦。
大熊貓似懂非懂的點頭。
小狼崽跟小狗狗差不多,胖乎乎萌噠噠的,大熊貓喜新厭舊,頓時把海鼬給忘了,跟小狼崽玩起來。
大熊貓:這不能怪倫家,小可愛這麼多,倫家當然要好好認識一下。
第九個金蛋是一隻卡羅萊納長尾小鸚鵡。
卡羅萊納長尾鸚鵡曾經生活在漂亮國佛羅裡達州、卡羅萊州、墨西哥灣州等地區,分布非常廣泛。
棲息在沼澤和河流接壤地帶,喜歡在成群結隊在空心樹上築巢。
它們個頭不大,平均體重280克,體長32-34厘米,翼展53-58厘米,雌雄鳥的毛色相同,雄鳥體型略大。
大部分羽毛是綠色的,羽毛外沿是黃色,額頭和臉頰是橙色,頭上羽毛鮮黃色,非常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