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得上是基本國策的改變,
慎重是應該的。如果皇帝一拍腦門就答應了,
程素素才該擔心他會不會再一拍腦門又反悔了。經過慎重的思考之後的決定,
才不容易更改。阻力肯定是有的,
但是程素素對皇帝的智商和見識是有信心的,
沒有當場勃然大怒,
就說明這事有門兒。
一旦皇帝有這方麵的想法,
哪怕有阻力,程素素估計皇帝至少還會再她一次申辯的機會。除非阻撓的人能夠提出一個防止因過度兼並而改朝換代的、明顯可行的方法,否則皇帝心中的天平還是會向自己這一方傾斜的。
帶著這樣樂觀的情緒,
程素素等待著皇帝思考的結果,或者說等待著與不同政見者的交鋒。
皇帝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回到宮裡仔細回憶著對答,
將每個字、每句話都掰開了、揉碎了的去分析,
自己先要想出個頭緒來。正思索時,太子又湊了過來,
絮絮地說著今天玩得很開心:“要是卷毛和爆豆也能一起玩就好了。”
“爆豆”是吳確的綽號,
起因是謝業在家裡淘氣,
程素素道:“你就是個爆豆吧?”羊騎士學會了這個詞,
極有同學愛的轉送給了吳確。
皇帝笑道:“那過一陣兒再帶你去。”
太子歡呼一聲,
開心地大叫:“萬歲!”
皇帝失笑,
搖搖頭。一旁跟隨多年的宦官小聲地勸道:“聖人真是疼愛太子,隻是……您這麼帶太子出去玩兒,怕是,
不太妥當吧?說出去不大好聽。”
如果說上一次皇帝是一多半帶孩子玩,
順帶問問北疆的事情的話,這一次就是要借著帶孩子玩的名義,再跟程素素討論一下這個“開拓”了,那是必須要“出宮玩”的。
所以皇帝板起臉來說:“話已經說出去了,怎麼能失信於孩子呢?”這話用上了曾子的典故,隻要不是鐵了心要皇帝不痛快的人,聽了這個典故也就偃旗息鼓了。
皇帝日也想、夜也想,所思不過此事。國家正值多事之秋,他眉頭緊皺也無人覺得反常了。至尊父子往書院一行,接見了不少師生、詢問了北疆情狀的事情也沒瞞得住人,讀書人以為皇帝重學問,朝野都知道皇帝關心邊事,都沒有往彆的地方想。一點點雜音也是一小部分官學生發出來的,這些人認為皇帝還沒有這麼關心過太學、國子監這樣的官方學校,倒去了私人書院裡,這樣真是……真是……
真是還沒真完,就被師長喝止了。
一群傻缺!人家蒙聖上垂問,是因為真在北疆混過,你發的什麼酸?把你們扔到北疆去喝風吃沙子,看你們還嚎不嚎!
皇帝想了半個月,突然大悟謝麟說的、他沒有想明白的地方,不就是與百姓趨利經商是一回事兒嗎?這麼一想,就挺明白的了。不過一個是在國內,一個是在國外,因為活躍的地域不同,其結果就截然不同了。
限製百姓經商,一是因為趨利之後,怕拋荒增多,影響了糧食的生產,二是這麼多人經商人口流動起來,滿地亂躥不利於治安管理。所謂民風從純樸變得奸詐,那就純是胡扯了。誰告訴你耕田的就比經商的憨厚了?那鄉間那些命案,都是鬼乾的?!
現在呢,由於兼並,顯得人口過剩了,保證生產的人口是有了,還富裕出不少,這些人必得給安排了。這些人流動在國內亂躥的少,躥外頭去,愛怎麼躥怎麼躥唄!管理的難度,或者說管理失敗的後果,並不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