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算起來境界相當,但有慧根的妖修著實不多見,特彆這位早早化形為人、還剃了個大光頭的妖修,放在三千域內都算是一大奇觀了。
拂衣打量了一下,這名妖修五官端正,眼神淳善,看著有些憨厚可愛。圓溜溜的腦袋上一根毛都沒剩下,穿著一件深褐色袈裟,外貌與穿著與一身妖修氣息十分不搭。
他的靈息中正平和,土屬性靈息精純沉厚,竟遠遠超過了煉製前的土靈。除此之外,拂衣還從他身上感應到一種熟悉無比的氣息,淡淡的,並不引人注意,周圍除了她好像也無人察覺。
那是他們無相宗內特有的勃勃生機,迄今為止,她隻在宗門和異人族血液中感受過同樣的氣息。
難道這名僧人打扮的妖修是無相宗同門?土靈息精純,金丹初期化形,拂衣挑了挑眉,他該不會是在白羽城外渡劫化形的麒麟培坤吧?
“《大藏經》有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佛祖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佛祖。所以世間一切佛像都為虛妄,不過是一座山峰罷了,我為什麼就不能在頂峰修煉打坐?”
拂衣:“”繞了半天圈子,原來是在人家佛祖像的頭頂打坐了啊,這還真是無相宗同門能乾出來的事。
對麵的佛修被他說得啞口無言,這話確實出自佛門經典,雖說這“相”之一字並非外表相貌這麼簡單,但他說得似乎也有些道理。佛法無我,無人,無眾生,佛祖更像是一個理念,一個信仰,而非實實在在存在的“人族生靈”。
佛像卻是有鼻子有眼的有相之物,說到底本就是一座黃不拉幾的山,修士賦予它意義,它便有意義,若不在心中賦予它任何深意,那就還是一座變了形狀的山。
“是我修行不夠,道友還請自便吧。”佛修倒也乾脆,想通後慢吞吞地行了一禮,起身捏著佛珠一邊嘀咕著什麼一邊朝山脈深處去了。
“嘿,這是哪裡來的妖孽,居然把渡厄宗弟子都給說服了。”半空中看熱鬨不嫌事大的金丹道修高聲調侃著,他一開口,周圍立馬有人跟著嚷嚷。
“什麼渡厄宗弟子,你看他穿著打扮,那就是個外門雜役嘛,明擺著修行不夠啊。”
“嘖嘖嘖,渡厄域的佛修辯不過妖修,這還真是頭一遭。”
周圍許多修為不高的小沙彌神情憤憤,聽說有妖修在佛祖頭上修煉就很生氣,結果沒想到前來勸解的渡厄宗大師還辯輸了。這事要是傳開,豈不是人人都能到佛像上放肆?
下邊一眾抄著手笑眯眯的道修看到他們的神情,也有人嘻嘻哈哈道:“哎呀諸位小師父想開點,我們三清道祖就不怎麼在乎石像不石像,要是哪裡有三清像,你們也可以去上邊悟經嘛。”
一眾佛修隻覺與道修說話牛頭不對馬嘴,搖著頭紛紛散去,連集市也不繼續擺了。生性自由不羈的道修們見沒熱鬨可看,也一一禦器離開,隻餘下拂衣、齊譽和仍然坐在原地沒動的佛係妖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