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2 / 2)

許久他輕哼了一聲,“小孩子,還是太急躁了。”話雖這麼說,他言語之中卻帶著幾分驕傲,這麼聰明的孩子,是他的子孫後代。

朱棣聞言鬆了口氣,他想知道這個未來,他父皇或許還會削他,但應該不會削得那麼狠了。

“他已經很優秀了,隻是缺了點沉澱。”

朱元璋認同了他的說法,不過現在他們糾結這個事情沒有太大意義,他們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知道。

【朱元璋:文官集團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膽敢對皇帝下手?】

有宋朝的前車之鑒在,為何大明後期還會放任文官勢力壯大?

名為朱元璋的賬號問出這個問題,看起來是有些怪異的,許多看直播的網友忍不住在彈幕裡調侃起來。

【動漫迷:哈哈哈哈雖然莫名有點腳趾摳地啦,但是這種角色扮演還蠻有趣的嘛!】

【我老朱家:阿苒下次直播那個朝代悄悄告訴我哈,我提前改名字!我也要加入進去!】

【挪威的魚:我就不了,我直接改成我最喜歡的政哥,嘻嘻】

【動漫迷:政哥是誰?】

【挪威的魚:當然是嬴政啦!】

【嬴政:朕不準。】

【挪威的魚:過分了,你們這些人手怎麼這麼快!】

阿苒看了一會兒彈幕的戲才開口回答。

【既然有人問了,那我就簡單說一下。文官集團的雛形源於洪武年間,當時朱元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於是廢除了丞相,改由皇帝直接統轄六部。這的確加強了皇帝對六部的控製,但也帶來一些問題,皇帝隻有一個人,他全權處理非常勞累,所以朱元璋設置了一些類似於秘書處的部門,沒有實權,但是可以幫助他處理政務。】

【這也就是內閣的雛形。】

看到這裡,朱元璋的那群大學士秘書們慌了,他們可沒有那種大逆不道的想法啊?

朱元璋當然知道這一點,他自己指定的製度還能不清楚這群大學士有沒有那個權利嗎?

而且阿苒也說了,這隻是個雛形,之後必然是經曆了什麼,才演變成之後的模樣。

【永樂年間,咱們judy酷愛自己上馬掏刀子嘎人,所以常年在外征戰,於是後勤交給了太子朱高熾,政務大都給了這個秘書處,於是內閣製度漸漸形成,逐漸擁有了掌管六部的權利,成為皇帝的決策機構。】

【當時朝廷事物的決策權是在皇帝本人身上的,內閣隻擁有參政權,所以製度還是相對穩定和完善的。】

聽到又和朱棣有關,朱元璋又飛了一個眼刀給朱棣。

朱棣:……

除了這個眼神,朱元璋也沒有說什麼,他的秘書處會發展到這個樣子,其實有一定的必然性,沒有朱棣也還會有彆人,目前看這個製度的確還算是穩定。

【轉折是出在明英宗朱祁鎮時期,也是咱堡宗這個外號的由來——土木堡之變。】

【這個轉折可不是什麼小的轉折,而是大明由極盛向衰落的轉折。】

【明英宗朱祁鎮他爸是誰?是朱瞻基,朱瞻基是朱高熾的兒子,滿打滿算,加上那個不知所蹤的建文帝,他前麵也就五位皇帝,其中三個都是帶著光環的大佬級祖輩,他們帶來的是一個極為強盛的大明朝。朱祁鎮繼承到的就是這樣一個經濟軍事實力都十分強勁的王朝,可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大明在和瓦剌的戰爭中卻一敗塗地。朱祁鎮被俘,精銳的軍隊也損失殆儘。瓦剌當時直接攻到了北京城下,如果不是於謙力排眾議讓朱祁鈺頂上皇位,然後守住北京城把瓦剌打回去,要守住北京恐怕沒有那麼容易。】

【在這一時期,大明的軍隊實力就幾乎損失殆儘,而在朱祁鎮複位之後,又殺了以於謙為首的一批大臣,徹底導致了軍政勳貴的斷層,文武之間的差距驟然拉大。】

【這之後,二者的實力就再也沒有平等過。此後文官集團成長起來,他們的手就更多更長了,不僅軍隊的事情他們要管,地方的事情他們要管,連皇宮他們也要管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