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論北齊(2 / 2)

“還真就不如讓他跟著範閒學習,跟著範閒可以學習的東西很多,比如為人處世之道,還有讀書識字,這些方麵而言我不如範閒。”

“不滿陛下說,如果真的讓三皇子跟著臣學習,那臣要交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殺人!”

範悠現在也是膽子大了,腰杆子硬了,什麼話都敢說。

慶帝聽到這話,有些好奇。

“哦?為什麼?”

範悠看著剛剛二人離去的方向道;“其實,無論是太子還是二皇子,兩個人都各有長短。”

“就比如,太子隱忍多年,這麼多年來所有人都以為太子隻是一個有勇無謀,誌大才疏之人,配不上那東宮之位。”

“可實際上呢?並非如此,一個能夠隱忍這麼多年的人,其心性自然是不用說的,可惜的是太子隱忍的太深了,深到把他自己都給埋了。”

“堂堂的太子,手下竟然無一可用之人?這不是可笑嗎?!”

“二皇子,心性不輸太子,謀略更盛太子,其心狠手辣就更不用說了,為達目的不折手段,這是好事情。”

“可,二皇子不敢光明正大的做,失了為君之道最為重要的一條。”

慶帝聽範悠說到為君之道,他的雙眼立刻亮了起來。

“範悠,你說為君之道?你是如何理解的?”

範悠:“陛下,若想要成為儲君,必堂堂正正的得來,絕對不是私底下做一些小動作就能得到的。”

“二皇子所做的事,沒有一件事上的了台麵,更甚至還和齊國錦衣衛勾結,此乃叛國之罪!”

“如果換做是我的話,範悠會堂堂正正的和我的敵人開誠布公,所謂正所謂一力降十會,我有著足夠強大的力量,手下能人輩出。”

“若是想要儲君之位,必定會以軍功!文才而得之,絕對不會以擊敗當前的儲君為目的。”

“他們兩個從始至終都沒有搞清楚,自己的敵人到底是誰,不是對方,而是齊國!”

“試問陛下,如果次次武道大會的想法,是太子提出來的,您會如何賞賜他?”

慶帝聽完範悠說說,默默的點了點頭,範悠說的不錯,兄弟之間的爭鬥,終究隻是小打小鬨,目光太過短淺!

正如範悠所說,如果李承乾一開始就想著,如何擊敗齊國,讓慶國真正的成為天下第一大國,就算李承乾能力不夠,慶帝也會想儘辦法為李承乾組建自己的班底。

可惜,李承乾並沒有想到這一點,李承乾的眼裡麵,從始至終隻有一個敵人,老二李承澤。

同樣的,李承澤為了爭奪儲君之位,甚至不惜勾結慶國最大的敵人齊國!

這兩個人成不了儲君,將來更無法成為慶國的皇帝,他們隻會帶領著慶國走向沒落。

慶帝:“你說的沒錯,朕也知道他們兩個私下的一些小動作,隻是朕並沒有去管,也沒有在意。”

“兩兄弟之間的鬥爭,隻是小打小鬨而已,出不了什麼大亂子。”

“但,和齊國合作,針對自己的兄弟,這不應該。”

“朕倒是小瞧你範悠了,沒想到你小小年紀,竟然對為君之道,有著這樣的見解,著實不簡單。”

“唉!若是承乾和承澤兩人,有你一半的見解和能力,朕也不至於如此頭疼!”

“儲君之位,關乎我慶國百年大計!不容有失,哪怕有一定點不足,也要想辦法解決,否則將來必定會釀成大患。”

範悠無所謂的說道:“其實,也沒有那麼嚴重,相比較北齊的小皇帝,無論是李承乾還是李承澤,都不輸他。”

“若是將來二位殿下登基,與那齊國小皇帝交鋒的時候,未必會落到下風,可也僅僅隻是這樣而已。”

“慶國若是想要成為天下第一強國,隻是這樣是不夠的,下一位太子,必須要有陛下您這樣心性和謀略,缺一不可!”

說起北齊國小皇帝,慶帝這裡的情報也不多,可聽範悠這麼說,好像範悠很了解北齊小皇帝一樣。

慶帝:“範悠,朕聽你所言,你好像對北齊的小皇帝,知之甚詳啊。”

範悠:“那自然,這天底下最了解你的人,永遠都是你的敵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我慶國想要戰勝北齊,必須要先對北齊有著足夠的了解,就好比那北齊的小皇帝戰豆豆,其人手段是有的,隻是他現在麵對的敵人,也並非我慶國,而是那垂簾聽政的太後。”

“北齊國的朝政,實在是不堪。”

“錦衣衛一手遮天,完全聽從太後,戰豆豆手下可用之人極少,就連北齊國現在戰力最強的大將軍上杉虎,聽說也被他們的皇帝召回了上京城,軟禁了起來。”

“原因倒也簡單,戰豆豆和那齊國太後,隻是在朝堂上,想要爭奪兵權,那就必須要從上杉虎下手。”

“那上杉虎在軍中多年,手下親信極多,上至將校,下至伍長和小卒,都是他的親信,也正是靠著這些親信,上杉虎才能夠對齊國邊軍有著足夠的把控。”

“隻是現在,這位上杉虎,要變成一隻籠中虎了,齊國必將毀於自己人手中。”

慶帝看待範悠的目光一變再變,範悠所說的消息,許多就連他這個慶國的皇帝都不知道,而範悠卻能夠說的有條有理。

尤其是北齊大將軍上杉虎的消息,就連鑒查院中,對上杉虎的身份記載也是極少,範悠卻能說出上杉虎立足於軍中的根本,範悠的消息是從哪裡來的?這個疑惑出現在了慶帝心中。

慶帝:“範悠,你說的這些都是從哪得知的?鑒查院裡可沒有這些消息。”

範悠:“啟稟陛下,範悠派遣了一些暗探,安插在了兩國邊境,這些消息都是那些暗探傳給我的,消息絕對屬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