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三輪車就會始終保持著比較低的速度行駛,想提速也提不起來。
三輪車不像是小轎車有四個輪子抓地比較強。
三輪車是最容易側翻的,拐彎的時候,絲毫馬虎不得。
因為一旦車速快了就有發生側翻的危險。
到時候可就得不償失了。
沈建不但車速提不起來,開車的時候還要全神貫注,不能打岔。
就這樣,一直用的低速行駛。
剛開始過了彎道之後,沈建還會加油門試著提速。
後來發現實在是提不起來,他便放棄了。
一直用著過彎道的速度行駛著。
雖然速度慢了一些,不過勝在安全。
過彎道的時候,沈建都是靠右走的最旁邊,就算對麵來車了,對沈建也沒多大影響。
彎道的地方很寬,就算是對麵來了大貨車的話,跟沈建的三輪車也沒有什麼衝突。
完全就是一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的姿態。
終於,在兩個半小時後,沈建安全的來到了牛頭鎮。
現在天涼快很多了,街道上有不少人在逛著。
還有很多人聚在一起談天說地。
聊天的範圍,上到天文地理,下到雞毛蒜皮,那是無所不聊,無所不知啊!
真是不明白,明明就是山村裡的人,怎麼就能懂那麼多的?
隨便拉一個放到三國時期,那都是絕世謀士啊,比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諸葛亮還要厲害呢。
沈建也沒有急著去找人給他安裝,這眼看著就要到晚上了,彆人也都下班了。
明天再來找也不遲。
到時候,安裝空調和安裝電線的人一把找,兩邊可以同時進行,爭取在明天開始熱之前,就讓這幾台空調發揮作用。
沈建在經過街道的時候,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畢竟這一個小鎮上麵,太平淡了,這條街道也很少有人走。
在街道的不遠處,還有一條比較寬闊的路,是順著河道通向旁邊一個鎮子的。
跟牛頭鎮的街道,隻隔著一條河。
要是有去旁邊鎮子的車,都會走那條寬闊的馬路,誰也不會沒事找事的走這條街道。
畢竟街道很窄,而且人還多,容易出事故。
隻要是走這條街道的人,肯定都是旁邊村子的,走這條路會近一些。
這也就造成了,從街道上經過的車子,一般都是牛頭鎮的人,外人很少走。
隻要是牛頭鎮的,街上的人多多少少都能認識。
當幾個人聚在一起聊天的時候,如果有車子經過的話,大家就會不約而同的將目光看向開車的人,看看自己認不認識。
要是認識的話,就會跟同伴們說,這是哪個村的誰誰誰,好顯示出自己認識的人多,長麵子。
就好比現在,當沈建開車從街道上經過的時候,有無數雙眼睛直勾勾的盯著他,想要把他認出來。
尤其是沈建開著的三輪車後麵,還有裝空調的紙箱子。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買的新空調。
還彆說,真的有那麼一些人把他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