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無愧於心的人,也不敢說話,怕彆人誤會自己是急了眼,從而像冤枉沈建一樣冤枉自己。
自己要真的是那樣,被人說了倒是沒什麼,可實際上,自己不是那樣的啊?
所以說,現場陷入了沉默,沒人會說話。
那些看熱鬨的人,看著這個場景,還覺得挺有意思的。
彆說是說話,就連竊竊私語都沒有。
在場的人,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沈建知道,想要脫離這種尷尬的場景,還得自己出麵才可以。
沈建就像是那把鑰匙一樣。
“好了,從軍叔說的話有些嚴重了。大家都是鄉裡鄉親的,哪有那麼多的彎彎繞。
我知道,大家願意跟著我乾蔬菜,那是看得起我沈建。
我自己也明白,像我這樣的年輕人,想要被大家認可,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而鄉親們願意相信我,說實話,我非常的高興,也感到很榮幸。
而我也相信,從軍叔就是自己猜測的,瞎說的。
我之所以想要帶領大家種大棚蔬菜,也是想通過大棚蔬菜,來改變大家現有的生活方式。
我也不妨說句實話。
捫心自問,你們過的幸福嗎?
孩子都出去打工了,一年四季的不在家,把孩子丟給了你們養。
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終究是不會幸福的。
而且,咱們村上了年紀的,幾乎沒有識字的。
現在孩子們的作業那麼難,有些小學生的題目,連初中生都不會做。
而他們的爺爺奶奶也沒有辦法輔導他們的作業。
長久下來,孩子們的學習成績都會出現問題。
這樣的話,咱們村的下一代,就廢了。
想要改變這種方式,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年輕人們回來,回到自己的家鄉,和父母孩子一起生活。
孩子們的童年,有了父母的陪伴,那才是完美的童年。
可想要年輕人們回來,談何容易。
夫妻倆出去打一年工,到過年的時候,可以攢好幾萬。
可在家裡呢,就沒多少收入了。
咱們在這山村裡,就連莊稼也隻能種一季水稻。
這麼點收入,隻能保證餓不死,哪裡會有餘錢。
現在的社會,孩子的花銷可不得了。
為了下一代,年輕人們隻能逼著自己外出打工。
儘管會和父母以及孩子分離,他們也沒辦法,總得賺錢養孩子。
一句話說到底,想要年輕人們回來,就得讓他們在家裡也能賺到錢。
賺到比在外麵賺的還要多的錢。
那樣的話,我相信,沒有哪個年輕人忍受的了這種誘惑。
肯定都會紛紛的回到家鄉。
而想要在家裡就能賺到那麼多錢,就得靠在座的各位爺爺奶奶們了。
咱們村的年輕人,能不能從外地回到家鄉,就得看咱們能不能把蔬菜大棚這條路打開。
你們,就是下一代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