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品牌采用的最牛的某品牌三元鋰電池,理論續航能力能夠達到710公裡。
注意,這是給出的理論續航。
所謂的理論續航意思就是一般達不到這個要求。
而且特斯拉長續航版在市場上的售價為100萬以上,這種續航是絕對不會出現在普通二三十萬的m3上麵。
如果說特斯拉是目前新能源汽車的集大成,那麼特斯拉ms係列就是特斯拉的集大成。
陳椰直接將特斯拉ms的電池拿出來和綠液s1電池相比,就是要展示起源集團絕對的技術自信。
畫麵繼續顯示著起源集團微生物電池組的數據,實際續航能力1800公裡以上!
觀眾們看到這個續航能力當時就無法淡定了!
荔枝視頻的主播直接讓攝像師把鏡頭對準大屏幕,他對著麥克風喊道:“1800公裡!起源集團微生物電池的續航能力能夠達到1800公裡!大家請注意大屏幕的描述,某電動車上標注的是理論710公裡,而起源集團微生物電池標注的是實際續航裡程,而是寫的1800公裡以上!可怕!!”
直播間的彈幕橫飛。
網友們看到這個數據感覺到相當的不可思議!
“1800公裡的續航能力是什麼水平?幾乎等於從蓉城自駕遊到滬市不用加油!!注意我說的是自駕遊不是飛機的直線飛行距離!”
“我靠!我每個月才三百公裡,這麼可怕的續航能力,是不是意味著我六個月都不用充電了!”
“起源集團牛掰!夏國牛掰!這個技術完爆特斯拉!生物電池太牛了!”
“1800公裡的續航!不要說電動車,就算是燃油汽車也沒有,今天起源集團創造了曆史!”
話題:#燃爆!起源集團綠液s1采用1800公裡超續航電池!#熱度直線上升,成為微博、頭條都媒體的最熱門的話題。
話題的熱度上升也讓不少用戶進入直播間觀看發布會直播!
現場的觀眾們也紛紛用手機拍攝著大屏幕的畫麵。
而來參加發布會的汽車代表則是目瞪口呆,其中特斯拉的總裁朱彤則是臉色鐵青。
已經沒有比較的意義了。
1800公裡的續航完爆特斯拉!
特斯拉是絕對無法做出這種長續航的新能源車。
1800公裡,也足夠解決了大部分用戶的通勤問題,用戶也不用擔心出遠門還要看沿路的充電樁了。
“厲害!”比迪汽車的代表,比迪副總陳偉忍不住讚歎一聲。
一直以來比迪汽車都致力於塑造夏國人自己的新能源車品牌,比迪集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刀片0電池雖然比特斯拉的電池穩定,不容易爆炸,但是續航能力也最多550公裡,和微生物電池的1800萬公裡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
陳偉覺得事情很緊急,立刻給比迪老總張福打電話,讓老總關注這一次發布會。
陳偉這樣說道:“今天的發布會或許會改變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
其實不用陳偉打電話,張福已經在會議室觀看著發布會直播,而且是要求所有的高層全部參加。
張福此時的後背全是冷汗,麵對特斯拉這樣的大山比迪汽車都有些吃力,現在有來了一個更可怕的挑戰者,要想在紅海市場生存,太困難了。
米國,加州,特斯拉總部。
馬斯也剛剛和朱彤通話完畢,馬斯要求朱彤安排人全程錄製發布會的視頻,要想辦法接近樣車,拍攝照片。
馬斯喝了一杯白蘭地,有一種很強烈的預感。
綠液s1不會多夏國的國產新能源車造成傷害,因為它的定價絕對不是十多二十萬,但是一定會重創特斯拉。
電池對比之後,陳椰說道:“那麼我們的電池將會搭載在什麼樣的係能源車上呢?”
“綠液s1!”
聚光燈全部打在了綠液s1上。
暗夜綠的車聲在燈光下更是顯得流光溢彩,時尚而且富有檔次。
大屏幕介紹著綠液s1的整體情況。
車身尺寸為5054*1953*1442,離地間隙170,軸距3050。
車身的這個數讓現場不少觀眾很滿意!
尺寸和軸距意味著綠液s1有著較大的乘坐空間,舒適性非常好。
汽車搭載前後雙永磁電動機總成,意味著s1有著較為強大的動力。
但是觀眾們最關心的問題還是——電機的參數。
電機的參數類似於燃油汽車發動機的參數,這很大程度上代表著汽車性能的上限。
屏幕上顯示出一組數據:
電機總功率:533kw。
扭矩:998牛米。
前電機最大功率200kw。
後電機最大功率335kw。
最高速度:260km/h。
改名為綠液集團的南馬集團在大量招募人才之後,對技術的薄弱環節——電機進行了改良和測試,並且趕在發布會之前量產了新的電機。
該電機的功率高於比迪漢和特斯拉m3等車型,接近於特斯拉ms車型,但是低於特斯拉ms的頂配。
特斯拉ms頂配車型,電機功率達到809kw。
但是作為一款在城市裡跑的純電動車。
綠液s1的電機總功率達到533kw已經很了不起了!
現場的觀眾們瘋狂記錄著這一切數據。
電機的確比不上特斯拉最牛的車型,但是完爆特斯拉3以及比迪漢。
但是觀眾們最關注的還是另一樣數據。
這個數據在超車時候的實用意義非常大——百公裡加速時間。
陳椰笑著說道:“我知道大家在關心什麼,請大家看大屏幕。”
陳椰說道:“綠液工廠實驗室對電機調校進行了優化,我們的百公裡加速時間能夠達到——”
陳椰:“2.9秒!”
“牛逼!!”
“厲害了!”
“我x!這速度,遠遠超過比迪漢和models的一般車型,隻低於modelsperform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