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九章 黃帝內經(二)(2 / 2)

大夏紀 博耀 5196 字 11個月前

比如說,黃帝內經曰:“形勞而不倦,才能氣從以順,不手腳冰涼……”,人們根據這句話,就悟出養生智慧,人應該經常動動,但是不要突破極限!

這樣的養生智慧,實際也就是煉氣術在日常生活之中的一些小巧的應用法門。

認真思考,仔細參悟,方雲發現,哪怕是不修行第三卷《煉虛》,黃帝內經依然對自己有著極大的幫助。

方雲感覺獲益匪淺。

參悟黃帝內經,方雲還發現,從修煉體係上來說,自己以前修行的大荒戰經跟黃帝內經有著許多不同的地方。

大荒戰經重視整體力量的進步,並不是特彆重視竅穴的力量,也沒有特彆的經脈錘煉之法。

大荒戰經煉炁血戰意,推動整體進步,修行勇猛精進,相當大氣,而略顯粗糙。

黃帝內經則從人體的機理入手,研究解剖人體氣的構成,人體經脈竅穴分布,再根據這些特點,有的放矢,形成修煉之法,總體來說,修煉更加富有效率,修煉體係更加係統細密。

仔細揣摩大荒戰經和黃帝內經的異同,方雲不知不覺居然想到了霍銀,想到了大戰漓龍的前夕。

某種意義上來,當時自己針對漓龍的一些戰略構想,就好比大荒戰經的修行之術,大方向絕對正確,磅礴大氣,構架宏偉;而霍銀計算的戰略戰術,就更加好比現在的黃帝內經,結構嚴謹,針對性極強,萬無一失。

認真感悟了《素問》和《靈樞》,方雲這才打開黃帝內經最為核心的傳承,最後的《煉虛》卷。

這一卷,屬於密卷性質的奧義真卷,隻有真正達到一定高度,得到守經人的認可之後,才會得傳。

這一卷,加上前麵的兩卷,構成了真正強悍的黃帝傳承。

煉虛卷,開篇就給了方雲眼前一亮的感覺。

人,體內九成九空,乃氣之體,煉氣能讓人生命躍遷,進化,步入更高層級,能探究更為高深的宇宙奧義……

這句話,說人乃是氣的生命體。

當年黃帝那個時代,並沒有對人體的詳細研究,就已經得出體內九成九空的結論,如今想來,黃帝的智慧,堪稱超前。

對照大西洲和現代科技,方雲覺得,這個理論,應該是成立的。

人體到底有多大?有研究表明,人體的細胞之中,大多數地方都是空隙,抽去空隙的話,一個成年人的體積,隻不過方糖大小。

那麼,這也就說,人體乃氣的生命,有著其深刻的科學道理,關鍵是,普通人根本難以駕馭自身的空隙,而修士,卻能通過特殊的修行,將氣化為自身力量,為自己所用。

這就是黃帝內經的起源,也是《煉虛》開篇。因為人體本虛,所以,這一卷,就叫煉虛。

接下來,煉虛之中,對修士修行的各個階段,開宗明義,闡述修煉理論,指明修煉道路。

黃帝內經將修士修行分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的修行,都進行了詳細的闡述,都有奇特的煉氣搬運法門。

認真感悟,方雲頓時有著一種神奇的,撥開雲霧看懂內質的感覺。

修士修行,煉氣之初,為煉精化氣。

黃帝內經所煉之氣,為“五氣”同煉,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本源之氣,從人體五臟之精中,化為修士體內真氣,為修士所用。

看到煉精化氣這一段,方雲頓時有些明白,黃帝內經的修行要求之高,普通修士可能極難達到。

要想煉精化氣,修士必須同時具備不弱的五行本源力量。

縱觀當日月宮的世界群英,真正達到修煉條件的,隻有自己,其他人,都弱了太多。

黃帝內經的煉精化氣,原理上,跟大荒戰經並不衝突,方雲發現,自己完全可以在大荒戰經的根基上,再修黃帝內經。

兩種功法,修行到一定高度之後,竟然能夠有效互補,形成極大的修煉優勢。

方雲沉下心來,開始根據黃帝內經的運氣路線,搬運五行本源之力。一切都如願以償,方雲果然能夠修行,隻是,但方雲繼續參悟黃帝內經的時候,豁然發現了一個讓自己感覺頗為尷尬的事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