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春媽媽麵對家裡鬨的天翻地覆崩潰到哭泣,她哭著求羅春:“養,我們一起給你養,病就不治了啊,娃啊,你治了病,沒了錢,還帶個小娃,你咋和人說親,還怎麼嫁人。”
母親的願望就是她能嫁人,能有個歸宿,不管這個歸宿怎麼樣,就像是人生必須要完成的一件大事。
養愛人的妹妹,就影響她嫁人,答應養,已經是母親最大的讓步了。
而給愛人妹妹治病,那就不行。
她們家缺錢,她因此上不了學,父母每年在地裡勞作,賺的錢隻夠基本溫飽,家裡的房子已經危房了,卻無錢修葺,高一的弟弟也即將麵臨交不上學費,即將輟學的困境。
現在有了二十萬,這筆錢他們不管從哪裡來的,這都是解決家庭困境的天賜之財。
羅春現在成了家裡人的敵人,成了他們解決困境的阻礙。
羅春也麵臨著道德、親情、良知各種情緒的交織與壓迫。
唐菲要將複雜的情緒,從眼神,從細微的麵部肌肉變化,到手腳的小動作來表達。
細膩的表演中,導演也將鏡頭運用到了極致,七個鏡頭不斷的對唐菲圍繞,以各種角度來拍攝。
這一段唐菲一共拍了十五遍,鏡頭角度換了十五遍,小孩的睡臉也拍了不同的角度。
等拍完了,唐菲不停的喝冰鹽水給自己降溫補充體內損失的鹽分,裡衣換了二十多件,全都被汗浸透了,能擰出水來。
……
羅春低頭看著懷中熟睡的小孩,這是一張粉嘟嘟白嫩嫩的臉,被她愛人養的很好很精細。
她記得他曾經啊啊的和她比劃過,在紙上給她寫:“我攢下來的錢,將來給妹妹做手術,現在有人工耳蝸,可以聽見聲音了,她以後會是個正常人,能聽到聲音,能說話,能去正常學校學習。”
那時候的他,笑容十分明亮,對人生充滿了希望。
羅春緊緊的抱住小孩,小孩受力有一點點掙紮,羅春下定了決心:“額要治!這錢是她哥用命換的,除了她誰也沒資格用,家裡窮,額做的早點還能賣幾個錢,羅剛的學費額能賺到錢給他出。
家裡的房子額也會賺錢修!
但額要讓她聽到聲音,讓她說話,讓她做個正常人。
咱家裡缺錢,也不能拿彆人的錢,人能窮,不能沒骨氣。
額也不打算嫁人了!額就要好好養大她,看她成人成材,看她以後過好日子。”
從小到大遭遇到貶低與嘲笑,讓羅春心裡有一團火,她看到愛人的妹妹就像看到一團金子般的希望。
這是一個剛開始不久的小生命,她有治愈的希望,那她會有一個完全不同於她們這樣的人生。
她是她哥哥和羅春共同的希望。
羅春的父親撂下了狠話:“包指望額們幫你帶幫你養,你能耐是吧,能耐都靠自己,包回家來惹人氣!”
羅春費力的站起來,字字鏗鏘地道:“你們看著,我肯定靠自己養大她,不止養大還能養好!”
羅春到家不到一天,就再次離家了。
這一次的離家,她就像個被拋棄的孩子,身後的那個家不再能給她提供溫暖,她帶著一份希望與堅持,頭也不回的往前走。
她要去長安,去大醫院,為懷中不知生活艱險的孩子治病。
她給小孩取名叫羅祈,祈禱她以後能做一個健全正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