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哭泣她自己已經聽不到了,外機沒有了以後,她就什麼聲音都聽不見了。
現在隻是她一腔委屈的發泄與放縱,在羅祈眼裡,她比媽媽更接近正常人,應當是要她來保護媽媽,替媽媽擋住外界不善的目光。
但其實她還是個需要人護著的小女孩,她自以為的堅強,可以被人輕易的一擊而潰,她的內心並不強大,她很脆弱,她在羅春麵前做一個開朗活潑的假模樣做得太辛苦了,被羅春看到她的真實處境後,她完全的放開自己的委屈,在羅春懷裡哭著叫媽媽,就像很小的時候,她回家告狀的那個樣子。
羅春忍著眼淚,一遍一遍的撫著她的背,抱著她,安撫她,就像她當初還不適應這個世界的時候。
耐心而溫柔的觸摸與擁抱,撫慰羅祈的委屈與憤怒。
這一幕羅春與羅祈的情緒都是爆發的,但羅春要爆而未爆,是內斂式的爆發,羅祈則需要完全外放,在聽不到後,在自己最親近的人麵前放肆的讓情緒發泄出來。
羅春心疼卻要忍住情緒,她沒有在羅祈麵前一起放聲大哭,而是作為羅祈的情感支撐,用自己的耐心與溫暖去感染羅祈,去平複她的委屈。
這一場拍完,唐菲與江小應的情緒都很到位,現場感染力特彆強,掌聲陸續的響起來,不少人看她們表演看哭了,很多人都在抽紙巾擦淚,現場工作人員也給唐菲和江小應送了紙巾,唐菲擦完眼淚滿慢慢的出戲了,抽離角色。
而江小應則是代入的厲害,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一直停不下來。
她一邊哭一邊擦一邊說話。
“我也想停下來,但眼睛就是要哭。”
唐菲抱著她拍了拍,江小應靠在唐菲的肩頭哭得依舊很大聲,江小應的助理還送了水過來。
“師父,我當時看到你的眼睛,感覺一下子就來了,一想到角色,想到羅祈和羅春我就怎麼也刹不住。”
隔了幾十分鐘,江小應才抽噎著緩過來。
唐菲呼嚕江小應的頭發:“這一段是羅祈一直假裝堅強樂觀,瞞著羅春自己在外遭遇到的歧視,內心憋了很久,終於可以放肆發出情緒來,情緒飽滿,帶入進去停不下來很正常。”
江小應將自己的碎發捋了捋:“你眼神裡那種心疼又忍住,柔柔的一片,什麼都包容的感覺,我差點真以為你是我媽了,我當時也想起自己的事。明明我們就差一歲,你怎麼做到年齡感差這麼多。”
唐菲想了想係統這體驗派的方法,用妝容卡也好用請神那種方式也好,都讓她想到了一個詞道:“就像催眠吧,催眠你自己是角色,你的大腦就會一切以角色的邏輯和行為來做事了。”
“催眠,這個也算是吧。入戲難,出戲也好難,我們演員真的挺難的。”江小應說了兩句又哇得舉哭起來。
……
導演對她們的表演很滿意,監視器裡反複觀看這一段,角色情緒的感染力,爆發力,細節都做得很好。
演員對自己要求高,場外也一直討論練習。
妝化也不像那些小年輕,規定必須乾淨漂亮。
表演呢還表情不能崩,不能讓每一幀畫麵裡出現哪個表情可以做醜圖的。
米海回憶起上個項目用了一個流量演員,那遭遇他這輩子不想再來第二次了。
不肯做大表情,隻能美,你去做模特不好嗎?
來做演員真是屈才了您嘞。
演反派要求劇本後期要洗白,要反轉,不能是個真壞人,影響形象。
所以這次選唐菲,米海是觀察了又觀察,覺得這姑娘不像那些流量大的年輕明星那樣,對待演戲沒有敬畏,沒有熱愛,隻將劇當做自己墊腳吹噓的工具,將角色當做隨意捏吧人設的吸粉手段。
“好嘞,準備下一場啊,下一場是轉折的重頭戲,各單位都注意了!”米海招手,劇組其他部門都動了起來,而唐菲與江小應則開始對戲。
下一場兩人在家裡,是故事從長安回王莊村的轉折點,她們兩個都沒有台詞,也沒有情緒爆發,全都是內斂的情緒表達。
沒有複雜的場景輔助,全靠演員細膩的表演來撐。
沒撐住,這一段就會垮。
對唐菲和江小應來說,這都是很大的考驗,是她們的大戲。
很多觀眾可能會愛看情緒爆發式的演法,代入感強,畫麵刺激,一下子就能感受到演技。
但演員真正覺得考驗自己的反而是比較安靜的內心戲表演,靠眼睛,眼神,少許的肢體來表現豐富的內心世界,稍有一些瑕疵,向觀眾傳達的內容就可能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