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春與羅祈的故事隨著七月的到來就快要殺青了,原型的故事在養女找到父母後,王春妮與村民一起將自己家鄉建設了起來,但養女卻與她漸漸疏遠,來往稀少。
王春妮和唐菲聊起時,她總是回憶當初辛苦在長安市一個人打拚的日子。
那樣的日子很辛苦,但也很充實滿足,有女兒和她在一起,她就覺得什麼都有了,彆的都不重要。
她現在手機裡還留著女兒的聯係方式,可誰她們兩人也沒有主動打電話聯係過了。
長久的分彆,偶然間起了思念,陡然聯係,兩人竟然都不知道能說什麼話了,尷尬的沉默次數越來越多,然後就都不聯係了。
曾經那麼親密,融於骨血的關係,隻需要短短幾年的分彆,就會生疏的像陌生人。
而改編的故事中,比現實裡加了些俗套狗血的結局。
也許,她們母女二人像曾經緊緊相交最後又各朝著自己方向走去的相交線,以後相忘於江湖的日子,無奈平淡。
但王春妮與唐菲說著這些事就會忍不住哽咽,她手機裡女兒的手機號碼做了特殊鈴聲設置,設置了緊急撥號鍵,長按聲音鍵就能給女兒撥號。
她說,她希望能聽到那個女兒小時候叫媽媽的鈴聲響起,但已經五年沒有響起了。
她說,她希望她有緊急的事最先想聯係的就是女兒。
可她現在不能打擾她,女兒可能也不想她去打擾。
她女兒現在已經從名牌大學畢業了,在某外資企業工作,與一位不錯的人結婚了。
而婚禮沒能邀請她,她是在她結婚後從旁人那聽來的,當時的感覺就好像她沒了女兒。
王春妮已經是個成功的企業家,她給家鄉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她的遺憾可能就是她失去了女兒。
是的,那個曾經的女兒她現在還過得很不錯活的好好的,但那個人不是她女兒了,她的女兒隻能存在於以前的記憶裡。
王春妮最終停不下淚,但也很無奈。
而劇中拍攝的某些部分與原型一樣,故事自從羅祈隨親生父母回家後,她親生父母逢年過節總是以各種理由阻撓羅祈來王莊村見羅春,他們拚命的對羅祈好,拚命的寵溺羅祈,希望羅祈能安心的留在家裡。
剛開始,羅春與羅祈之間開始也會有經常通話。
羅春每天都會問:小祈,最近好嗎?
那時候羅祈其實很想說,她不太好,她想媽媽了。
可她親父母就在身邊,她猶豫著沉默著,緩緩的說道:媽,我很好。
羅春:在那邊習慣嗎?
羅祈:我爸媽對我很好,我很習慣。
羅春:好,那就好。
……
可這樣長時間的通過電話聯係,又不能互相傾訴心聲,而親生父母總是向羅祈灌輸她一想念羅春她們就很傷心的觀念。
於是,後來沒說兩句,羅祈可能就會說:媽,我要學習了。
媽,我同學約我出去了。
媽,我掛了,要洗澡了。
媽,手機沒電了。
她們的話少了,羅祈逐漸習慣了對羅春拒絕。
而除非羅春聯係,羅祈再不主動聯係她了。
想著讓女兒可以更好的享受家庭生活,羅春也選擇將思念藏在了心裡,藏在那些過去的合照上,藏在女兒曾經的校服,曾經的發夾,以及那個被摔壞了的人工耳蝸外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