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 31 章(2 / 2)

喬楚:“啊,那……”

“你回宿舍。”程方圳一邊說著,一邊解下了自己的圍巾,繞在喬楚的脖子上,幾乎把她的半張臉都擋住了。

他手上還替她整理著,手指不經意隔著一層圍巾蹭到了她的臉頰,他動作一頓,像是被燙到了一樣,連忙收回手。

他咳了一聲:“你看你,臉都凍紅了。”

喬楚摸了摸自己的臉,有點疑惑:“是嗎?”

程方圳一臉正氣:“當然。楚楚,你是舞蹈演員,這個是要化妝的,女孩子的皮膚狀態是很重要的,你得好好保護。”

他說得倒也沒錯,喬楚雖然仍是有點疑惑,但很受教地點點頭:“嗯嗯,我知道。”

程方圳擺擺手:“好了,回去吧,這兒風太大了。”

喬楚點點頭:“那……阿圳哥哥再見,我先回去了。”

她一路小跑著回了宿舍,扒下圍巾,拿著小鏡子看了看。

皮膚剛卸完妝,確實是有點乾有點紅,嚇得喬楚趕緊洗了個熱水澡,然後往臉上抹了一層護膚霜。

*

下午的記者招待會準時召開,嚴煥和劇組都坐在前麵,對麵坐滿了記者,位置不夠的,還有許多人站在過道上,一台台照相機對準著嚴煥等人。

記者們提出了很多問題,嚴煥首先對《碧波耀陽》做了個總介紹——

“《碧波耀陽》是以海上絲綢之路為題材的作品。”

“《絲路花雨》給了我們這樣的靈感。當初《絲路花雨》來到羊城的時候,我們原本是希望可以爭取隴省團的劇本授權,以後在廣交會上演出。”

“當時喬楚同誌提出:《絲路花雨》講的是陸地絲綢之路的故事。其實如果我們讀過曆史的話,其實可以了解到,絲綢之路其實不止一條,除了內陸之外,海上也有一條絲綢之路。”

記者一陣嘩然,有人馬上提問:“嚴副團,您的意思是,這台舞劇的創作,最開始是由喬楚同誌提出來的嗎?”

嚴煥點點頭:“是。”

所有記者的目光都落到喬楚身上,覺得不可思議,但很快又覺得似乎也沒什麼不對,畢竟那可是《香風麗影》的編導!

嚴煥:“所以,接下來,請喬楚同誌向大家進一步介紹這台舞劇。”

喬楚意外地轉過頭,這可沒有提前跟她說,就這麼相信她嗎?

嚴煥衝她微微點頭。

喬楚心領神會,看著對麵所有人期待的目光,接著說——

“羊城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開端。”

“不管是從契合羊城本地經濟曆史來說,還是從希望進一步補充絲綢之路這個題材的作品來說,創作一部海上絲綢之路的劇,都是有必要的。”

“我國曆史上,陸上絲綢之路前期是外貿的重要渠道,海上絲綢之路是作為輔助和補充。後來因為戰亂,兩者地位發生逆轉,沿海的口岸,尤其是羊城,成了和國外交流的重要途經。”

“所以,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加起來才是完整的絲綢之路,隴省團的《絲路花雨》和粵省團的《碧波耀陽》,一起呈現絲路的文化。”

“最後的英娘與燕娘共舞的這一場,是我們臨時創作加進去的。”

“為什麼要加進去呢?首先因為兩部劇都是絲路舞劇,這樣的聯動,其實也可以給到觀眾驚喜。”

“英娘遇到困難,燕娘出手相助,寓意著同胞之間友愛互助。我們兩個省團在演出的時候,其實也互相都有演員來支援,也希望在後續的交流之中,和各單位共同進步。”

記者們奮筆疾書做記錄。

這話說得謙虛,隴省團和粵省團的水平顯然遙遙領先其他大多文藝團體,如果交流,其他文藝團體受益更多,但喬楚還是說的“共同進步”。

緊接著,這姑娘又說——

“現在全國上下都在搞經濟,但是各地情況不一樣,省與省之間,省內市與市之間,同胞之間也有發揮互助精神,比如我們粵省裡,石灣陶瓷廠的訂單,目前是和省內很多其他工廠一起共享。”

眾人恍然:原來還有這樣一層含義!

這麼看來,這個片段加得真是太有意義了,一下子就把整台舞劇的立意拉高,真是神來之筆!

誰又能想到,這不過是三四天前臨時想出來的呢?真是太厲害了!

粵省團真的太神了!

整個記者招待會持續了一個多小時,記者們的問題都得到解答,所有人離開時,都是心滿意足的,可以想象得到,第二天的報紙上將會多麼精彩。

*

在記者們散去之後,過道上還有一個中年男人沒離開,他上前和嚴煥自我介紹:“嚴副團好,我是國家電視台的張曉北,負責明年——也就是1981年的春節聯歡晚會。”

嚴煥跟他握了握手:“你好。”

1981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是由國家電視台和粵省電視台合辦的。

而湊巧的是,粵省電視台正打算創辦一個叫做《萬紫千紅》的欄目。

這是華國電視文藝史上第一個綜藝樣式的欄目,由多個板塊組成,有反映市民生活的係列短片、喜劇小品、有專題係列文藝晚會,有介紹旅遊風光人文風情的娛樂性節目,有歌舞類節目。

粵省電視台本來就是打算,在初期就邀請粵省團。而這時候的春晚還不是直播,都是提前錄播的,直到1983年才采用的直播模式。

實際上,張曉北之前就打算和粵省團接談,上《香風麗影》,但節目組裡麵聲音不一,有人讚同有人煩反對。

反對的同誌是認為:《香風麗影》已經風靡全國,百姓都看過了,再上就沒有新意了。

而讚同的同誌則覺得:那按反對意見來說,唱歌的節目都沒新意了?畢竟都不是新歌,而且其他舞蹈節目、小品等等,也都有在之前就表演過,隻是沒有《香風麗影》傳播那麼廣罷了!

大家一時間意見無法統一,後來又有同誌說,那如果粵省團能稍微改動一下,加點新意呢?哪怕是服裝造型變一點,那也成!要是在舞蹈上稍作修改,比如說,更加精進。

這說法一出,大家就毫無意見了:這當然是最好的了!

所以,張曉北來了,又遇上粵省團表演新劇,就想順便觀看一下,可沒想到竟然發現了這麼一個大寶貝!

他當即就覺得,就是這個了,這個是最合適的!

張曉北也繞圈子了,直接跟嚴煥說:“嚴副團,我看了今天的表演,你們最後的那段彩蛋,我想放到春晚的表演節目單裡。”

劇組其他人一聽,都震驚地張開了嘴巴。

春晚!那豈不是要上電視?被全國百姓看到!雖然之前喬楚也拍過片子,但那是收錄的,跟這種電視節目完全不是一個性質。

嚴煥也沒有什麼猶豫,在他的計劃中,這正是要拓展知名度的時候,所以毫不猶豫地點點頭:“粵省團這邊沒有問題,賀嫣同誌是隴省團的。”

張曉北知道他的意思,點點頭,說:“明白,我會跟隴省團那邊聯係,爭取隴省團那邊的同意。”

嚴煥:“既然你們是錄播,那等我們在大劇院的演出結束之後,喬楚再到你們節目組錄製。”

張曉北:“沒問題,應當的。”

副團領隊就是方便,有什麼事情都能現場做決定,張曉北得到這個結果後,心滿意足地離開了,趕著去和節目組的工友們報喜。

*

《碧波耀陽》劇組繼續按原定計劃演出,順利地連軸四周,在京市跨過了1981年的元旦,在1月4日正式圓滿地結束了在大劇院的演出。

而在這之前,經過領導們的討論,劇組的邀請名額分配也出來了。而劇組辛苦了一個多月,得到了三天的休息調整時間。

大家趁著這三天時間,可以好好放鬆一下,慶祝一下。

程方圳最初跟劇組見麵的時候,就說了要邀請大家烤紅薯,這還真不是開玩笑的,劇組結束表演當天,京市的交流會也早就結束了,他果然又來邀請了。

不過,這次他其實是代表大院那邊邀請的,因為喬家二老想要好好儘一下情誼。

大院其他家也是看著喬楚小時候幾年的,現在喬楚這麼成功,大家都想好好慶祝一下,但因為劇組人太多,大院進去不方便,所以就讓最能折騰的程方圳去組織一個聯誼會。

人數多,戶外比較合適,而在京市的冬天,當然少不了滑冰。

劇組是南方人居多,彆說滑冰,就是雪都是第一次看見,所以一聽見滑冰和燒烤,大家都很感興趣。

因為劇組大多不會滑冰,為了能玩得起來,東道主這邊當然也要請其他會滑冰的過來,教劇組的同誌們滑冰。

所以,聯誼會定在了周末,程方圳把自己單位的小夥子們姑娘們也都叫過來了。

秦銳也休假,但仍是穿著一身軍裝,和大院裡幾個也是從部隊歸來的青年一起到場了,都是當年帶喬楚玩過的。

其中一人看著冰麵上滿場轉的程方圳,“嘖”了一聲,說:“程方圳這小子,怎麼跟個花蝴蝶似的。”

另一人說:“你懂啥,有的女同誌就好這口,嘴甜會來事兒,哪個女同誌不喜歡體貼的?這種可比悶葫蘆受歡迎多了。”

“就是,”旁邊那人一臉認同,又指了指秦銳,“這兒不就有個反麵教材嗎?”

秦銳:“……”

“走走走,去看看楚楚,瞧瞧那些個臭男人,一個個的想打咱們楚楚的主意?敢動手動腳老子就揍他丫的!”

秦銳:“……”

秦銳隔壁的青年張望了一下,嫌棄地說:“就那滑冰技術也好意思向楚楚炫耀,還不如我去教楚楚呢!”

另一個也說:“就是,想叫咱們一聲‘大舅子’可不是那麼容易的。楚楚也是,以前教了那麼久,滑得也不咋地。”

另一邊,劇組的人幾乎都不會滑冰,帶著厚厚的手套和護膝,和其他小夥子姑娘們交流著,在嬉笑聲中教與學。

喬楚小時候冬天也滑過冰,不過都是被帶著滑的,沒什麼技術含量,但也比完全沒接觸過滑冰的好,能站起來慢慢滑,就是不太颯爽。

鄭少東等人剛摔了個瓷實,朝喬楚豎起拇指:“喬楚,厲害!”

喬楚摸了摸後腦勺,都不太好意思告訴隊友,其實她是學過的。

這時,鄭少東等人看見楊東旭穿好鞋子後要進場,開玩笑地說:“小楊,悠著點兒,你那胳膊行不行啊,待會兒彆把另一條胳膊也摔著了。”

話音剛落,楊東旭一個滑步進場,俯身,滑行,無比絲滑靈活地繞過阻礙的人,把力道控製得恰到好處,緩下來後剛好落到喬楚跟前。

那一身滑行動作漂亮至極,喬楚也被驚豔到了:“小楊,你居然會滑冰!”

小楊真是厲害,明明是南方人,平時都沒機會滑冰的,他居然連這個都會!

男人微微低下頭,“嗯”了一聲,說:“會一點,我教你?你之前教了我那麼久的英語,禮尚往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