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兮若不知道的是李淳風的出現本就是武媚娘命中該有的一劫,帝王之路啊,哪有那麼容易的,何況是中華上下五千年唯一的
女皇帝,怎麼可能一路平順的走過去。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一代女皇之路自然要受儘磨難,一路坎坷,才能
動心忍性,成為千古唯一的女帝。
李兮若再次見到武才人的時候她已經不是才人了,那時李兮若正代替師父給新皇李治請平安卦,自從太宗皇帝駕崩之後,
師父就很少出現在皇家了,對外的說法是閉關修行。
其實李兮若知道,師父真正在意的隻有太宗皇帝,一來這個是他從年輕時就認定的輔佐之人,二人感情甚篤,二來太宗皇
帝當年曾經救過師父,師父感念他的恩。
李治這個皇帝擺明了不靠譜,將來還會丟了李家的天下,以她和師父現在的修為隻要看過他的麵相就知道他未來的下場,
李淳風覺得多看他一眼都腦仁疼。
說起來這李家的天下也有他的一份功勞,畢竟他也是輔佐李世民一路打天下的。可如今看到自己和眾功臣出生入死打下的
天下就要這麼拱手送人,還是送給一個女人,他真恨不得廢了李治,換個皇帝。
好在李淳風推算出這武皇帝當不了幾年皇帝,武家說到底還是一個寒門庶族,在大唐沒有任何底蘊根基,跟李家這樣的士
族門閥是沒法比的。
且武家人丁單薄,兩個哥哥不成器,根本沒有多少可用之人,且李家的政權根深蒂固,早已深入人心。到了最後,還是撼
動不了李家的政權,隻能還政李家。
李淳風不把李治放在眼裡,李兮若卻不能這麼做,她很清楚她們師徒如今的地位全靠皇家。李治再不堪,也是皇帝,她們
要真把皇帝得罪了,那以後的日子就不那麼好過了。
雖然沒有人敢明著得罪她們,但身份地位自然沒有從前那麼尊貴了。她師父被人放在神壇上供奉了幾十年,她不希望到了
最後,竟然從神壇上掉下來,那是她不能接受的。
於是她說師父年紀大了,閉關增加修為,好延長壽命,以後太史令一職由自己接替。好在李兮若曾經殺雞儆猴那一出給人
留下的印象太深刻,這些年李兮若身上的氣質也越加的仙風道骨。
沒有人敢質疑李兮若的修為不行,不配給皇帝請平安卦。太宗皇帝駕崩前也跟李治交待過,說李兮若此人是他留給李治的
保命符,李兮若天資卓絕還在李淳風之上,絕對不可慢待。
李治從來不敢小看李世民的任何決定,要知道他這個霸氣的父皇可是曾經帶著人平過天下,殺兄弑弟,逼宮自己父親,反
殺自己逼宮兒子,穩坐皇位的狠人。
他相信父皇的眼光,父皇既然說了這李兮若是自己的保命符,不能慢待,他就絲毫不敢慢待。不僅同意了李兮若代李淳風
請平安卦,還直接下旨封了李兮若為太史令,不到二十歲的太史令啊。
放眼中華上下五千年,也就十二歲拜相的甘羅能與之相提並論了,一時間,李兮若名聲鵲起,太史令府上,拜訪恭賀的數
不勝數,李兮若卻連大門都沒開,直接讓童子把所有的拜帖都退了回去。
李兮若最不喜歡的就是各種應酬,再者,應付皇帝那是沒有辦法,為了師父高高在上被人捧著的日子不變。剩下的人,不
好意思,她可懶的搭理,反正那些人也是敢怒不敢言,沒人敢得罪自己。
有也沒關係,有那麼一半個如王珍一般沒腦子跳出來的,她也不介意再次殺雞儆猴給眾人再長長記性。畢竟人嘛,記憶太
遙遠了,敬畏之心難免就會消退,再重新加深一下記性,有利於日後她師門的清淨日子。
不得不說,李兮若上次殺雞儆猴的效果很好,這世家大族裡如同王家那樣的蠢貨並不多,就算偶爾有,也被家中的長輩告
誡過,不能去招惹李兮若師徒。
所以儘管李兮若一副清高模樣,把滿朝文武家眷的麵子折了個一乾二淨,也沒人敢出口說個不是。
大著肚子站在李治身邊的武昭儀則柔柔的看著請平安卦的李兮若,一臉的笑意,給人一種春風拂麵的感覺。簡直讓人不敢
相信這是一個受儘磨難,在尼姑庵裡被折磨了好幾年的尼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