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生的兒子,又是從小就寵著到大的,哪怕陳母對剛才陳信說的話寒心,可也關心這個兒子,心疼這個兒子。總盼著自己
對兒子更好一點,他就能回心轉意,兒子現在年紀還小,還不懂事,等長大了點,肯定會理解他們的一片苦心的。
陳信現在的心情卻並不是很好,他一直以為蘇家有錢,那是蘇夫子考上了秀才,所以家裡條件要好,那他考上了秀才,就
可以過上跟蘇夫子家裡同樣的生活了,卻沒想到,哪怕考上了秀才他還是一樣的窮酸,自己的大嫂都嫌棄自己。
他的確是不通庶務,不知道蘇夫子祖上留下的良田極多,就算不是秀才,靠著收租,他們的日子也能過的很富裕。何況他
考上了秀才,有朝廷發的祿米,有免稅所得。他還開了私塾,有學生的束脩,再加上每年優秀弟子送來的孝敬,他的收入跟剛
考上秀才的陳信根本不能同日而語。
陳信是個自尊心很強,還十分好麵子的人,被陳大嫂這麼一說,哪怕陳父陳母強勢的把陳大嫂壓下去了,他心裡也十分不
舒服,他就是那種無論什麼時候都不願意屈居人下的人。他麵無表情的看著拉著他手安慰他的陳母,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來年
的考試,一定要考中舉人。
陳信心裡不痛快,除了溫書基本上就在林子裡溜達,他知道那天的話李兮若聽到了,他有心解釋解釋。對方救了他的性命
,他卻害了人家的名聲,他想道個歉,也想跟對方說上幾句話。
可他在林子裡溜達了幾次也沒有勇氣上門,林子裡,他也並沒有遇上對方。這麼一段時間下來,他的心情反而低落下來,
不再去林子裡溜達,沒事兒就待在家裡溫書。
起初,見陳信總是出門溜達陳母還有些擔心,後來見陳信終於願意待在家裡溫書了,陳母的心終於放了下來。無論如何,
她都是盼著兒子好的,兒子如果可以考上舉人,那以後就可以做官了,身價也完全不同了,這可是她做夢都盼著的事情。
這樣的日子堅持了幾個月後,到了縣學要開學的日子。縣學一個學期要一兩銀子的束脩。普通莊戶人家,一年也就隻能賺
到幾兩銀子,一兩銀子啊,那可是全家人幾個月的生活費了。陳大嫂這樣吝嗇的人怎麼舍得,她當時就炸了。
“娘,不是我多嘴,實在是這錢太多了,咱們家多添了一張嘴本就拮據,如今再交了這麼昂貴的束脩,哪裡還有餘錢啊。家
裡的小娃娃一年都不敢生一場病的,不然連藥錢都拿不出來,隻有等死了。再者說,二弟還要去趕考,咱們哪裡來的銀子給二
弟趕考啊!”
陳母垂著頭不說話,陳大嫂說的道理她都懂,可是那是兒子的前程啊!按理來說,就是砸鍋賣鐵,賣了家裡田地,也要給
兒子讀書科舉的,可家裡是真的窮啊!小孫子才三歲,正是容易生病的年紀,萬一因著家裡沒錢,送了孫子的命可怎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