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是暫時解決了,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各個村回村裡砍了能砍的樹,實在沒辦法隻有讓村民湊。
於是一些老房子就遭了殃,隻要是木頭的都不放過,甚至有的人家,把家裡的大門拆下來,拿去支持‘土高爐’。
現在斑竹林的農忙已忙完,小孩子不用必須上工,想去的人可以拿四個工分一天。
土地剛開始公有的時候,比隊裡給的工分多,但又比隊長不在家時給的工分少。
現在不需要全村人出動,李小玉就不想去上工了,上工也沒什麼事,都是在那磨洋工,圖的就是混一天的工分。
現在吃大食堂,工分還真不起什麼作用,也沒那麼重視。
李小玉選了一個李父不值守的時間,和他一起去衛生院。
現在到衛生院看病的人變少了,因為大多數的人都去支持‘土高爐’建設,有什麼傷病痛在現場就可以免費看。
父女倆在衛生院呆了一上午,沒一個病人前來看病。中午飯是在公社食堂吃的,公社食堂的飯菜講究個葷素搭配。
三葷兩素,一個湯,菜色比隊裡的更具有色香味,讓人看著就想吃。聽老漢兒說,掌勺的人是從一家飯店裡請來的,還是認識的人。
認識,又是從飯店裡請的,那肯定是黃大廚了,因為他家就是公社背後的黃家壩村。
這麼好的菜能免費隨便吃,還是讓李小玉很高興的,吃到就是賺到。她選了最喜歡的紅燒排骨,裝了一大碗,又去給老漢兒裝一碗拌白肉,一碗素菜。
李父端來兩碗米飯,見桌上三大碗菜,忍不住頭痛:“小玉兒,這麼多,能吃得完嗎?可不許浪費哈!”
“老漢兒,這不是有你在嗎?”
“那我把飯倒回去一些,菜太多了,吃不完就浪費了。”
李小玉吃飯的同時,也不忘觀察公社食堂裡的人。在這裡吃飯的人以公社的乾部為主,還有就是離得近的衛生院。
在公社新開的供銷社,有兩個員工也在這裡吃飯,所以吃飯的人並不多,在場吃飯的小孩子隻有李小玉一個。
也許是因為大家都是成年人,又是有點身份的人。吃像還是比較斯文,並沒有隨地扔東西的現象發生。但桌上有沒啃乾淨的骨頭,還有扔棄的肥肉,現在是開始嫌棄肉肥了嗎?
往泔水桶裡倒飯菜的現象還是很多,有八成的人吃不完碗裡的飯菜,都是往泔水桶裡倒,那裡已經裝滿了兩大桶,白白的大米飯啊!
黃大廚從後廚出來的時候,食堂裡就剩李小玉父女倆,他端著碗走過去坐在旁邊:“李醫生,味道怎麼樣?”
“黃大廚的手藝越來越好了,你看我小女兒吃了好大一碗排骨,她很少吃這麼多的。”
“黃伯伯,你做的菜真好吃!”
“好吃就經常來吃。”黃大廚一句慷慨的話,喜得李小玉笑眯了眼,直點頭表示同意。
“來,一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