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史信厚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工作中,家隻成了他睡覺的地方,甚至有時候忙起來就睡在辦公室裡。
楊開文和吳振國勸過多次都沒用,他還說現在孤家寡人一個,除了工作還能乾什麼。
兩人勸他重新找一個老伴,也被他拒絕:“多年的夫妻感情,想拋棄就拋棄,更何況半路夫妻。
兩個兒子都當兵去了,我也不用操心他們。天天在廠裡吃食堂,也不用自己做飯,這樣挺好的。”
“老史,人的一輩子還長,遇到合適的就再找一個吧,咱們慢慢來,這次一定找個好女人。”
史信厚搖搖頭,好女人哪那麼好找。這個年齡的女人,都是拖家帶口的,他可不願意找一大家子人來養。
誰又知道會遇到什麼樣的極品,還是一個人清閒點。
更何況兩個兒子都成人了,讓他們接受一個後媽更難。這樣單著就好,也不給孩子增加負擔。
“老楊,小玉兒兄妹三人都考上大學,我在報紙上看到他們的名字了,你說人家的孩子怎麼就那麼不同呢?”
史信厚感歎萬千,他最近一直在深思,在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他錯在哪?要是當年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就接過手教育,也許就不會是現在的情況。
可惜後悔已經晚了,一個家走到今天這一步,他還是有很大的錯,而他也早已經無法彌補。
“有些人是不能比的,你們現在看到的隻是他們的成績,但沒看到幾個孩子努力的時候。
你可知道他們從小是怎麼過來的嗎?我問過小燕,她說在六年前,他們兄妹三人每天早上都是四點起床鍛煉,風雨無阻,堅持了整整六年。
你們說有幾個人能做到這一點的,連成年人都很少有做到的,更何況是你我家裡的孩子。
就他們這份恒心,不成功都難!所以彆光是羨慕,誰都不是天生的,都是靠後天壘出來的。”
史信厚笑笑,後天的努力是有,但有的人她就是天生的。就如李炎陽的四個孩子,四個都那麼聰明,其中尤以李小玉為最。
他原本是很看好那孩子的,但現在差距太大了,自家兒子根本就配不上。不是他看不上自家兒子,而是兩個孩子的差距太大,換了誰都不會同意。
隻希望自己的兒子到了部隊,會有大的改變,出息了看會不會有機會吧!
楊開文和吳振國早已看出老史的心思,但他們的心裡都不讚同,做為一個父親他們能理解老史的想法,但現實擺在哪,人家又不眼瞎。
“老史,我們明人不說暗話,你可不能亂點鴛鴦譜。要知道那孩子非池中之物,不是普通人能配得上的,彆到時候連朋友都沒得做。
你和她也算得上忘年交了,彆破壞那份得來不易的感情,那孩子愛憎分明,不會給人第二次機會的。”
“你們都看出來啦,有那麼明顯嗎?”
史信厚苦笑,他有那麼明顯嗎?這兩個人都看出來了,那不是李家也看出來了,難怪那丫頭從不上他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