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沒有對應的記憶
終於等到了下課,符子棲才能開始看。
她找到了永和年的那段。
上麵寫到,永和元年,永和帝登基後就把唯一的嫡子立為了太子,元妻追封德明昭王後,而他的第二任太子妃則被冊為貴妃,並未被立為王後。
但永和帝此舉並非是因為愛重元妻,相反,民間傳聞,這位王上心頭的真愛,其實是他的一位側妃。
這位側妃,為他誕下了長子高辛瀛,母子都深受他的寵愛,永和帝一繼位就將其封為“宸妃”,僅居於貴妃張氏之下。據說,第二任太子妃張氏未能依禮被封王後,也是這宸妃從中作梗,迷惑了王上。
符子棲看到這挑挑眉,她對“迷惑”倆字嗤之以鼻。隻能說,永和帝自己肯定也不待見張貴妃。至少符子棲依稀記得,她似乎聽說過,張貴妃是貴妃之位,卻連宮權都沒有。
按理來說,永和帝這麼喜歡這個側妃和長子。應該是傾向把長子立為太子的。
然而,菖澧一直遵循周禮,重嫡係血脈,永和帝自己也是嫡長子才能被立為太子,名正言順登上王位。永和帝想立長子,卻無法忽略他還有一個嫡子在。
並且,由於宸妃出身地位,似乎還有異族血統,加之永和初年,王權並沒有永和後期要集中,永和帝還要受朝臣桎梏,根本不可能越過還活著的太子妃把宸妃立為王後、把庶長子充作嫡子。
就連他拒絕立張氏為王後也是因為張氏前麵還有一位元妃,且元妃的家世十分顯赫,永和帝追封了元妃,立不立繼後就不那麼重要了,要不然那些朝臣元老早就鬨起來了。
總而言之,不管永和帝多喜歡他的宸妃,多疼愛他的長子,隻要他的嫡子還活著,就不能越過嫡子立庶子。
正巧,永和帝繼位時恰逢菖澧遇外族進犯,朝臣上書請求永和帝立下嗣子,“威懾四海”。
加上,永和元年,永和帝的嫡子的母家正值鼎盛時期,永和帝趕跑外敵還要倚仗自己元妃娘家的將軍們。
種種原因交織在一起,永和帝剛登基不久就下旨將嫡子立為太子,並祭祀了天地,正式加了太子冕。
儘管,這個時候的太子尚不知事。
如果太子母家能一直昌盛下去,太子位或許會非常穩固。
但是,永和元年的戰爭大勝之後,太子的母家不知為何就此衰微。
符子棲又劃了一大段,才再次看到關於太子的記載。
永和六年,國師將太子收為弟子,傳至民間。
永和九年,太子隨國師赴青州,年僅十歲的太子帶領一千殘兵守住了無泣關,立下首功。
永和十一年,瓊州大疫,國師不忍百姓苦難,親至瓊州救災,太子跟隨。瓊州府衙未能儘職,太子以太子印令府君交出瓊州大勸。瓊州封鎖期間,太子禦下嚴苛,將瓊州治理得井井有條。太子隨國師離開瓊州回王城時,數萬瓊州百姓跪地相送。
永和十二年春……
永和十二年冬……
永和十四年……
永和十五年……
永和十六年,國師病逝。太子悲痛欲絕,隻身闖入朝會,狀似癲狂,指責王上忌憚國師,故放任奸臣當道,迫害國師……王上大怒,以謀逆之罪幽禁太子,不過半載,太子薨。
同年,王上秋獵落馬重傷,治無可治,於十二月十七駕崩,民間傳,此乃天罰。後,王長子高辛氏瀛登位,立國號嘉成。
符子棲皺了皺眉,繼續往後滑。
忽然,手指停住。
據聞,前太子並未薨逝,民間曾有人見過太子身影。
嘉成七年,嘉成帝忽遭遇刺殺,民間眾說紛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