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卿轉頭看向呂永望,笑著問:“陳老先生有什麼想說的嗎?”
呂永望情緒也隨之穩定下來,重新成為一個和善的老人,他笑了笑說:“賢侄且說。”
陳正卿再轉向葉撫,點頭示意。他沒有開口問話。葉撫知道他是因為秦三月才隻是點頭示意的,因為他的認識裡是秦三月幫他恢複過來的。他並不知道真正幫他融合三魂還消化十五年見聞的是葉撫。
“世極大樂,無對錯之分。事物本身隻是事物,認為對錯的不過是有思想的人所認為的本身。”他開先先說出這樣一番話,讓許秀和呂永望有些雲裡霧裡。
接著,陳正卿才開始講述十五年前的事情。他一點一點地將自己以前是如何模樣,是如何在許秀的栽培下成為洛雲城家喻戶曉的神童天才,他同時也講述了許秀如何嚴苛地對待他,讓他在她的世界裡隻有“詩書經義”和“儒樂之道”。因為他說話間帶著那股安和的氣息,許秀聽來並沒有有任何生氣,一般而言她是會勃然大怒的。
然後陳正卿又述說著他每次在許秀這邊被謾罵教訓後,陳至如何安撫和鼓勵他的,並且時常會偷偷帶他出去玩。說了許多他和陳至之間聽上去便很愉快的事情,然而這些都是許秀所不曾知道的。但是,有一點十分明顯地表現在陳正卿身上,即便他說得事情再難過,再悲傷,都始終是那般安樂祥和的語氣和神態,好似他並不在述說自己的故事,而是在述說另外一個少年的故事。
葉撫知道,這些都是鋪墊,都是在許秀的基礎上進一步說明了陳正卿幼年時代和少年時代是如何度過的。
即便他的述說不摻雜情感在其間,但是明耳人都聽得明白,許秀對他很苛刻,很嚴格,嚴格到幾乎是讓他出了看書念書以外就沒有其他的事情,想必之下,時常安撫他,並且經常帶他出去玩樂,去放鬆身心的陳至便顯得很好很親。
直到他將自己的過往述說完畢後,第一次帶上情感,一種頗有些無奈的情感說:“其實從小到達我都不想念書的。”這樣的說話方式和之前明顯不一樣。葉撫知道,這是他的真實想法,是最純粹的想法。
“所以,從識字其,到及冠之日於我而言,都是苦悶鬱結的。但是娘從來沒問過我到底喜不喜歡念書,隻是每次都往我的房間裡塞進各種儒家經典,賢人之論,聖人之言。”
許秀瞳孔忍不住收縮著。她想要去斥責這個想法,想要說讀書才是你最好的選擇。但是看著陳正卿那無奈的模樣,想起這似乎是他這麼久來第一次說出自己的想法,就不知道如何說出口了。這一瞬間,許秀從原本激動的高峰上跌落下來,麵容頗有些憔悴,好似老了幾歲,本就蒼老的她,這麼一來氣息便更是頹靡了。
“原本的我想要成為國家的一名武將,但是十八年的苦悶的讀書生涯讓我這份誌向漸漸打消在泥沙之間。”
陳正卿說著說著,又漸漸恢複了安樂祥和的神態。
“後來,我知道了,不論是讀書還是習武都不是我最應該去做的事情。參禪才是最值得我去行走的路。”
這般言語,讓許秀微張著嘴,不知如何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