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穿蕭策的心思,秦昭有些意外。
她沒想到蕭策對郭太後這麼不放心,或許在蕭策心裡,除了孝義之外,郭太後這麼多年的所作所為已經讓蕭策不再信任郭太後。
這也是郭太後一點一點抹殺了蕭策對郭太後的母子情分吧?
說起來蕭策跟先皇還是有共同點的。
前朝時期,無論吳太妃做什麼,先皇都無條件包容,哪怕是吳太妃做了那麼多的惡毒事,先皇還是一味縱容。
到了蕭策這裡,何嘗不是這樣?
哪怕知道郭太後做了那麼多上不得台麵的事,蕭策也還是把孝義放在首位。
蕭策的護短之人也包括她。
從她進宮的第一天起,蕭策都是無條件包容,一次次站在她這一邊。
所以她跟郭太後是被蕭策偏愛的一個,後宮其他妃嬪就像是前朝的淑妃,在看不到出路的前提下,就隻有想儘辦法除去她。
在不知不覺間,她還是充當了前朝時期吳貴妃的角色。
難怪有那麼多人都把她比作前朝的吳貴妃,事實上,她走的正是前朝吳貴妃寵妃的路子。
她以前聽到彆人的說法時總是嗤之以鼻,現在她覺得自己確實有前朝吳貴妃的那味兒。
蕭策發現秦昭在走神,以為她有什麼心事,便問道:“可是母後為難你?若有這種事,你不妨跟朕直說。”
秦昭回過神,微微搖頭:“沒有的事,太後娘娘隻是送完了孩子的衣物便走了,不曾有任何為難臣妾的地方,臣妾也不是受了委屈不說之人。”
蕭策覺得她這話也有道理。
他最喜歡的就是秦昭的性子,不委屈求全,樂觀向上,永遠都是正麵而積極地麵對困難。
有時候他覺得自己比不上她。
郭太後來過錦陽宮這件事漸漸被秦昭遣忘,隻因接下的幾天時間郭太後再沒出現。
就在她快忘記郭太後來過錦陽宮這件事時,郭太後這天再次來到錦陽宮。
和上回一樣,郭太後特意送了孩子的衣物過來,秦昭跟郭太後寒喧了幾句,以為郭太後很快會離開錦陽宮。
誰知這回郭太後坐下後就不走了,而後拋出驚人之語:“哀家今日打算在錦陽宮用午膳。”
秦昭好一會兒沒接話。
郭太後在錦陽宮用午膳,她隻怕會消化不良。
她是個實誠的,便直話直說:“妾身隻怕錦陽宮的膳食不和太後娘娘的胃口。妾身以為,太後娘娘還是莫在錦陽宮用午膳為好。”
郭太後真要吃出個什麼毛病出來,那不得賴上她嗎?
郭太後最近的脾氣變好了,聽她這麼說不急也不怒:“早聽聞寶玉廚藝不錯,哀家早想試一試。”
郭太後這樣說了,秦昭當然也不好再拒絕:“太後娘娘想試試寶玉的廚藝,那是寶玉的榮幸。”
跟著她把小林子叫進來,“你去小廚房一趟,告訴寶玉,太後娘娘今兒會在錦陽宮用午膳,需得多做些清淡又美味的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