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笑嘻嘻的道,“嗬嗬,老三都不是小孩子了,怎麼這麼長時間,都不知道人家家裡情況?”
李和搖搖頭道,”你們看著辦吧,橫豎我也插不上手,我就跟你這麼一說“。
每天閒在家裡沒事,李和都拉著李隆上思想政治教育課,這老三好歹也就小學畢業了,能識字,會100以內的加減法,下學這麼多年了,再讓他考初中,困難度不是一般的大,想去初中做混混都難。
現下家裡就一個老四剛開學升了五年級,每天背著書包興高采烈地去上學,這是個省心的。老五的戶口已經搞定,交了200塊錢罰款,但是年齡還小,去學校也不收。
這一輩子再回頭看李兆坤,在讀書這個問題上,沒有有反對的,當然說支持也談不上,就是放羊模式,愛怎麼整,老子都不管。
王玉蘭雖然經常哭哭啼啼,隻要孩子要上學,也會借錢給孩子讀書,一般人家也會說,識幾個字不就完了嗎,家裡都精光成這樣子,上個什麼學。
王玉蘭大字不識一個,她不是支持上學,也不曉得上學讀書那一套高大上理論,讀書有用沒用,不會往那一方麵想,她隻是單純的不知道怎麼拒絕孩子讀書的意願。
李兆坤王玉蘭倆個人也沒有重男輕女這一說,在一般的家庭,老四老五,能不能在還是指不定的,特彆是老五是姑娘不說,多個人就多張口。
在農村養兒防老的觀念很重,沒有兒子是被人看不起的,自己也會覺得低人一等。
比如誰家在娶媳婦,找鄰居幫忙也隻找家裡有兒子的,圖個吉利早生貴子,喜慶的事不能找“老絕戶”來幫忙。久而久之,“老絕戶們”自己也覺得低人一等,想幫忙還怕給人帶去“晦氣”呢
還是有很多人不生兒子誓不罷休。因為女兒是給人家養的。兒子才是自己的。沒有兒子誰給自己養老送終呢?
到後來計劃生育,要是第一胎是閨女,第二胎不幸還是閨女,再想要第三胎,那可就難辦了。那些心軟,既不想掐死女嬰,又還想著要三胎的,那隻能到處躲著把孩子生下來,等著公家人來罰錢,出不起罰錢的,那就等著房子家當被鏟平吧。
許多時候,拿小包被悶死或者埋鍋灰裡嗆死的是比較常見的,李和有時候不禁念叨造孽,可又無能為力。
李和看著老四老五,倒是不會覺得李兆坤英明,反而慶幸他老子辛虧是個不著調的,就是他兩個叔叔李兆明,李兆輝那麼兩個正常人,家裡什麼好吃的不都是緊著兒子,閨女也不待見。像王玉蘭和自己姑姑李兆雲更是徹徹底底的睜眼瞎,大字不識一個就更多了,而李兆坤這種混不吝的男丁,都起碼讀了個小學。
離離開的日子越近,反而心裡越慌張,越來越放不下家裡。
曾青春懵懂,無所畏懼,一心隻想離開這個偏僻的地方,李和隻是厭煩透了這貧窮,這個地方這麼貧困、落後,就夢想著有一天逃離,到外邊去看看世界,到外邊去過更好的生活,農村的孩子除了讀書和當兵外,基本上沒有其他的方式離開。
至於招工,那隻是個傳說。
後來去了首都讀書,好啊,好的讓人都受不了,立交橋,公路,那是一窮嗖嗖的家鄉無法比的,首都好大,他就像小螞蟻,讓人有點害怕,又有點興奮。但當漂泊得越來越遠,卻發現對故鄉的思念,似乎一刻也無法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