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是小孩子了,誰還吃這玩意。”
李和咬了一口,太甜,膩的很,不過對有的家庭來說,月餅還真不容易吃上,有的孩子多,過節時隻有最小的孩子才有月餅吃,其他的孩子隻能眼巴巴地瞅著。
何芳說,“我還真沒見過比你嘴巴還挑的,你這人就渾身毛病。你是沒受過餓。”
李和說,“我怎麼可能沒受過餓呢,那種半夜餓醒,怎麼都睡不著的感覺,餓的連哭的力氣都沒有的感覺,會記一輩子。所以我才覺得能活著就是賺了。”
“既然已經賺著了,你還挑剔個什麼勁。”
“老祖宗早就給出了定律: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剩下如意之事不過一二分而已。人生就是人的生存,一切為了生存,更好的生存。人最根本的本性不是善與惡,而是追求快樂,回避疼苦。這是自然選擇,似乎沒有生物會是例外。人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活著不是為了吃飯,而是要吃好飯,吃大餐。在我有能力的時候,我就需要努力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就要有的挑剔,不然跟蟑螂有什麼區彆。”。
何芳笑道,“你鬼話一大堆,誰信你“
第二天兩人一回學校,就又開始了兩點一線的生活
氣溫越來越低,李和無奈隻得套上了臃腫的大襖子,整天縮著脖子
陳碩把手裡的幾張手抄詩遞給李和,“這是新詩,你看看:一切信仰都帶著呻吟,一切爆發都有片刻的寧靜,一切死亡都有冗長的回聲。你看看寫的多好”。
李和說,“認真看你的英語,準備好好出國。少看這些烏七八糟的”。
陳碩不樂意的道,“你不怎麼能說是亂七八糟呢?這是文學,這是詩歌你懂嗎?”
“一個建築工人的無病呻吟而已,好像離了他們地球就不能轉。”
陳碩說,“你這人一點藝術細胞都沒,雖然我不準備做作家了,可這點藝術修養還是有的。”
李和拍拍陳碩肩旁,“人啊,要朝前看,一掉進瑣碎裡顧影自憐就不好玩了。這幫人本身就沒幾個好鳥,學曆不高,視野也沒,仗著讀過幾本書,就敢言必稱詩人、思想家,寫得過於陰暗了,似乎是要襯托他們的光明。一副小市民做派。咱要豪氣點,大氣點,自己過好比啥都重要。”
文學性,藝術性不談,李和對這幫子知青文學的散文詩歌,大概是沒有好感的,這幫人把下鄉視為下獄,遇到跳騷都要叫個半天,把一切視為苦難。隻要談到農民必然要歸為愚昧、無知。李和自己就是農村出身,自己罵可以,但容不得彆人說不好,總是要不自覺的要站到對立麵去,見到這些人給一板磚是最起碼的農民操守。
陳碩說,“哎,跟你沒話說啊,我還是看我英語了”。
下午拿到張婉婷的信,大概是這階段最開心的一天了,總算放下心了。
信的內容其實沒有什麼,就是一些日常的學習感想,同學相處,但是學習壓力很大,一直沒有時間回信。
李和想想,剛到陌生地方,膽怯慌張都是不可避免的。
食堂吃完晚飯,李和就開始爬在自習室裡寫回信,抑製不住的思念還是寫滿了幾張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