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霞說,“我昨天去找李愛軍大哥了,讓他幫我看看一些設備,我想把咱所有的錢再用來買設備”。
李和道,“你不是說不好賣嗎?生產那麼多貨怎麼處理”。
付霞笑著道,“我哪裡有說不好賣的啊,買家具還要家具票呢!肯定好賣啊。隻是咱賣給國營家具店價格壓的太狠,我就不想找他們了,以後多找點私人的家具店。哥,你信著我的話,我年後給你掙個1000萬,一點問題都沒”。
這說話的氣勢已經不是當初那個拿著五塊錢工資的小保姆了。
李和又自然而然的聯想到農村,那裡還在三毛五毛的算計著呢,而這裡已經開始在做上萬的生意了。改革開放給每一個人提供了富裕的機會,但不一定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參與。
隻有做到社會經濟體量增加,才到做到真正意義的普惠,農民才有機會進城務工和做生意掙錢,有機會參與經濟增長,年輕人也才有廣闊的上升通道。
這個國家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口與資源不協調,再龐大的社會總量平均到每一人就是不夠看了,所以也就意味著這個國家當要想有北歐的福利和美國的工資,就必須要在世界上爭,不讓發達國家死一批,咱就富裕不起來。
世界上的資源總量是有限的,國與國的競爭就是資源的爭奪,依靠的工具無非是科技、掠奪和霸權。
“恩,自己做生意自己拿主意,我不管你”,李和也是想的開的,橫豎他就那麼幾萬塊錢本金,能搞出這麼大動靜已經超出預期了,就由著付霞折騰了。
付霞走的那天來接她的是輛大解放,再也見不到那輛磕磣的三輪車了。來接的還是上次的那個小夥子,沒有了靦腆,說話都是大嗓門了。
李和又恢複了一個人的日子,在家寫教案,等著開學。
朱老頭過來了屋裡左右看了一圈道,“早知道沒人燒飯,我就不來了”。
李和拿過朱老頭收過來的一尊佛像,隻是覺得漂亮,看不明白,隻有一塊貔貅的和田玉讓他看明白了,“這玉是漂亮”。
“最近沒法給你收了,忙著搬家呢”。
李和問,“你那邊住的不是挺好的嗎?”。
朱老頭笑著道,“趕著了機會了,咱們那邊要拆遷,安置到東城”。
“挺可惜的”,李和歎口氣說道。
“可惜什麼?”,朱老頭不解的問道。
“你那邊都是老胡同吧,拆了挺可惜的,都是有曆史的,算是曆史文物吧”。
“呸,哪裡來的這種酸倒牙的話,你自己都分不清文物還來跟我麵前提曆史文物”,朱老頭笑罵道,“冬天不擋風,夏天不擋雨,已經是危房了,一個大宅子住了40多戶,80多口人,住的窩窩囊囊的,一間房既是客廳又臥室還廚房,冬天的時候還要擠下一個爐子!來客人進門就上床。刨個坑兒架兩塊板兒那能叫廁所。要不咱倆去換著住,你也去感受下曆史文物?”。
李和笑著擺擺手,“我這宅子也是有曆史的,住著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