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0、有恃無恐(1 / 2)

我的1979 爭斤論兩花花帽 3948 字 10個月前

“聽說你昨天很衝動,有人傳出你在在教育小組的討論會上罵人了?”江映雪直勾勾的看著李和,她不相信在這種場合,李和會做這麼荒唐的事情。

李和笑著道,“你說的是那個姓孫的所長?”

“是。”李和點點頭,沒有絲毫的羞愧,甚至直言道,“要不是場合上太過莊重,我還想抽他呢。”

一個姓孫的人發表了一篇叫做《夏令營中的較量》的文章,報道了1992年8月,中日兩國聯合在大草原草原的夏令營活動中,中國孩子病了,就回大本營睡覺,日本孩子病了卻硬挺著走到底。

日本家長乘車走了,隻把鼓勵留給發燒的孩子,中國家長來了在艱難路段把孩子拉上汽車。

所以,日本人公開說,你們這一代孩子不是我們的對手。

此報道在全國激起了強烈的反響,自1993年秋冬以來被廣泛轉載介紹,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成為一個被熱烈討論的公眾話題,尤其是主流媒體的報道影響很大。

實行計劃生育後的第一代獨生子女八零後就這麼成為了“垮掉的一代”、被溺愛的一代”,“嬌生慣養”、“自私”和“懶惰”成了他們的代名詞。

由此討論出教育的核心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健康人格,大肆的開始批判應試教育。

總之,從文化反思、政治反思潮的餘熱未過之後,在教育上,中國人再一次輸了。

“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審思教育現狀,反思對下一代的培養問題,這有什麼問題呢?”江映雪被氣笑了,她覺得李和固執的有點過分,“此文反複讀了幾遍之後,一個巨石般的問號沉甸甸地壓在心上,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普遍重視為子女創造安逸的環境,我們還要不要讓孩子多一點自立意識,我們的教育應該朝著什麼方向走。”

李和長出一口氣,還是忍不住點了一根煙,淡淡的道,“反思沒有問題,指出錯誤也沒有毛病,但是基於主觀臆測的杜撰,那你說我該不該罵?”

“報告文學本身就是文學的一種,哪怕是紀錄片,也會基於客觀事實做一些文學性的修飾。”江映雪想了想道,“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在揭示中國教育的危機,而非對中國孩子的貶低,難道你認為中國當前的教育儘善儘美嗎?”

“當然不是,問題還有很多,比如教育不公平。”李和看著她,直言不諱的道,“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會逐步導致教育資源的不均衡,中國的高考錄取率在城鄉之間的差距會不斷拉大,農村子弟上大學的機會相對下降,高等教育機會不平等的狀態不但沒有改善,而且城鄉之間的不平等反而有所加劇。

中等教育的不平等是城鄉教育不平等的關鍵,早期農村教育政策與日益加深的城鄉二元結構正將農村教育一步步邊緣化。”

江映雪道,“你看問題的角度和我不一樣,這麼說你是不支持當前的全麵發展素質教育的政策啊?”

“支持啊,怎麼不支持,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本來就是教育之道,但是側重點還是要放在課本上,放在應試教育上,有些人甚至要叫嚷高中就取消數學,因為買菜用不到,會四則運算就夠了,還有說取消英語,因為這輩子不可能出國。”李和說著說著自己都笑了。

江映雪促狹的道,“這個決定我倒是支持呢,我上學的時候感覺最難的就是數學了,想不到上大學以後還在學。我想如果真的搞投票的話,我想會有八九成的人支持這個決定。”

李和笑著道,“1991年,三南改革,這麼大的事情你不可能不知道吧?”

1991年湘、瓊、滇三省進行了教育改革,文史類不考數學,醫農類不考語文,致很多數學、語文基礎較差的學生進入高校。這些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其他省份考生相比,有明顯差距,不能很好地適應基礎學科的學習。

所以這項改革進行了兩年也就廢紙了。

“略有所聞。”江映雪定了定神,接著道,“好吧,最後說一句,我還是想給你做一期專訪,我覺得一定會非常有意思。不管你的想法是對還是錯,我覺得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何樂而不為呢?總比你在會場上罵人效果好的多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