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 for cathere 】
她是上帝送給英格蘭的玫瑰。
——《凱瑟琳·班納特傳》
五月, 夏季已經到來,位於倫敦市不遠的凱瑟琳博物館擠滿了前來參觀的遊客,而在博物館後的墓碑前, 許多玫瑰花被安靜獻上, 紅色的花瓣像五月的陽光燦爛。
安妮就是這其中的一個, 她從三十英裡外的女子學校匆匆趕過來, 隻為在這一天彎腰輕輕獻上一束白色玫瑰。在她的衣服胸口處有一枚玫瑰花狀的校徽,是當初凱瑟琳·班納特創建的女子學校的校徽,它如今已經是歐洲規模最大的女子學校之一。
在兩百年後。
安妮安靜地站在墓碑前, 石碑上用英文和拉丁文寫著, 凱瑟琳·班納特長眠此地。
今天是凱瑟琳班納特的忌日。
作為十九世紀最重要的女性人物之一,凱瑟琳·班納特一生可以算作傳奇。她隻是一個平平無奇的鄉紳眾多女兒中的一個, 卻在十七歲時名滿倫敦, 隨即創辦了英格蘭第一所最接近現代教育意義的女子學校, 一生都獻給寫作和教育,在文學史和教育史上都享有重要地位,她生平最後一部作品是為妹妹莉迪亞寫的傳記,言辭間可見姐妹關係之好。她有婚姻卻並不依賴丈夫,終身未改變自己的姓氏,與丈夫保持獨一無二的友誼, 他們是朋友也是戀人。
她給予了女孩們保護、夢想和未來。時至今日, 她依舊是學校最偉大的一位校長,作為她的繼任者, 她的姐姐伊麗莎白同樣出色, 而她的學生克莉絲, 學校的第三任校長, 為女性爭取到了前所未有的權利。
安妮讀過這位女作家的傳記, 發現她是一個非常不同於時代的人,她曾說過:“我曾經得到過一朵玫瑰,但是我想要的並非隻是一朵玫瑰。我期待著的是未來,並非是逐漸改變的生活,而是逐漸進步的思想。”
她終身也都是個極其理想化的人,從她的傳記看來,仿佛從未有過任何不可逾越的挫折和苦難。
不過安妮對這位初代校長最初的認識不是來自其傳記,而是課本中的一篇文章《在倫敦廣場上的演講》。
不遠處的巨幅廣告牌上,新任競選人的演說的畫麵正在屏幕上滾動。
安妮抬頭望了一眼,女人模樣乾練,笑容自信,被譽為這一屆競選人中的“鐵血玫瑰”。
“您的確給了更多的可能。”
安妮輕聲說著,摸了摸懷著白色玫瑰的花瓣,將它們輕輕放在凱瑟琳的墓碑前。
“這束玫瑰獻給您。”【rose for cathe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