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娡搖搖頭,說:“我探過皇上的口風,也選了幾個公侯家的小姐,但皇上說暫時不著急。”
劉徹沉思了一會,說:“母後,你覺得父皇可有深意?”母後陪伴父皇多年,從小小的美人到皇後寶座,雖然不能全部但猜對部分心思還是能夠的。
王娡坐下整理了一下廣袖,說:“你父皇隻不過是在猶豫罷了,阿嬌是最好的人選,既能聯係宮外的館陶公主,還能影響長樂宮。彆的無論是誰,都比不上阿嬌。可是皇太後和你姑姑不點頭,他不會違逆他們的意思。”說完看著他。
劉徹有些無奈,他知道他母後的意思,可是阿嬌對他很是冷淡,連對韓嫣一半的好都沒有。他就不明白阿嬌為什麼就是不願意嫁給他?天底下還有哪個男子給她能夠給她至尊的位置和無上的榮華?
隆慮公主看著氣氛好多了,於是就湊過來有些好奇的說:“徹兒,你們這次出行,她竟然還沒有鬆口嗎?陳阿嬌驕傲也得有個度吧,這樣子下去長安哪個男兒誰敢娶?”她這個嫡公主還沒有她那麼大的架子呢。
平陽公主緩緩的坐下了,說:“三妹,你說錯了,有祖母和姑姑在,誰不想娶她?徹兒不是一樣嗎?”
劉徹嘴動一下,想反駁,卻不知道如何反駁。突然心裡有些心驚:或許這就是阿嬌不願意嫁給他的原因?
平陽公主也不管他,繼續說:“而且,我聽到一個消息,姑姑最近在挑選長安的好兒郎。”
“什麼?”這是劉徹和隆慮的聲音。
王娡瞪了他們一眼,皺著眉頭,說:“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她完全沒有聽說。
“我也是偶爾才聽說的,姑姑都是暗中進行的,但在調查長安適婚的兒郎這件事是千真萬確的。”平陽公主肯定的說。
哪裡是偶爾,隻不過是她很關注堂邑侯府,最開始的時候隻不過是想著抓住陳阿嬌的把柄,讓她以後不敢對她那麼恥高氣揚。
吩咐了一句也就沒有在意,誰知負責的人竟然是一個有本事的,給他帶來了這個天大的消息。
她弟弟的狀況她也是知道,再不喜歡阿嬌,她也不希望他弟弟的太子之位坐不穩,不把姑姑最寶貝的女兒弄到宮裡來,總是讓人覺得不放心。
並且長樂宮對阿嬌的寵愛絕對不必姑姑低,而正好長樂宮對他們椒房殿沒有什麼好臉色。那位老太太可不是一個空有頭銜的皇太後,而且身體健朗,說句不好聽的話,也許父皇的身體還沒有她好呢。
也許這就是父皇猶豫的原因?怕梁王之事重演,梁王劉武先前可是在老太太的支持下,差點當了皇太弟。
徹弟要是坐不穩太子之位,江山也就易手了,但直接下旨隻怕更加壞事,索性拖著。但要是姑姑真的選好呢?
這樣一想,她也著急了。
對著劉徹說:“徹兒,你怎麼搞的?這麼久怎麼就沒有讓她點頭呢?你還不快去,最好讓阿嬌親自開口。”她可是在想著以後加上長公主的頭銜呢。
劉徹一聽,反射性站起來,他覺得頭腦都一片空白,這是什麼感覺?
可是站起來後,他又不知道該做什麼?問阿嬌,她絕對會冷淡的說:“管你什麼事情?”
問姑姑嗎?結果是顯而易見的。祖母,父皇都不會理會的。他有些茫然的看向王娡。
王娡一拍桌子,說:“坐下,徹兒,平陽,你在做什麼?現在去找阿嬌有什麼用?儘添亂。”
劉徹緩緩的坐下,低下頭想著阿嬌對著彆的男人淺笑嫣然,那個男人每天為她畫眉,讓她為她生兒育女,漸漸的他廣袖下的手指掐緊手心都不覺得疼痛。
他願意看到這個畫麵嗎?他怎麼願意?陪她長大的是他,能夠給她最好的也隻有他。她隻能是他的,可是他一個還得小心行事的太子尚在自保,她對他又根本沒有男女之情,他該怎麼辦?
平陽公主看向王娡,說:“那母後,你說怎麼辦?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吧。”
王娡緩緩的說:“暫時不用著急,你姑姑沒有調查好,也不會那麼快的將阿嬌就隨便嫁出去,我們且等著吧。”
這麼多年的後宮生涯告訴她,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不能急急忙忙的出混招,否則連帶的就是一連串可怕的後果。
二十多年的等待,她終於成為了椒房殿的主人。她不著急,竟然成了皇後,她的兒子成了太子,她就不允許她們再落入悲慘的境地。
等著吧,總會有機會的。她有預感。
王娡的冷靜讓劉徹和平陽公主也回複了正常,低下頭,行了一個禮,說:“諾。”
王娡接著說:“徹兒,你要想娶阿嬌就聽好,你從現在開始不要和任何的女子有曖昧關係,更加不要說要納小;多多和你父皇學習政務,聽從他的安排不得有異議;要每天向你皇祖母請安。”
平陽公主想說話,王娡一瞪眼,她隻好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