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造紙(2更)(2 / 2)

旺門小農女 西青先生 9063 字 10個月前

雲莞眨了眨眼。

但雲承德還是道:“不過,阿莞,這可不是易事,你若隻是聽說怎麼做,真正上手,恐怕難啊。”

“阿爹這麼說,是有什麼好的建議給我嗎?”

雲承德笑了:“爹哪裡懂得這個,是想提醒你,村西頭的呂大爺從前便是外出在造紙坊裡幫忙的,後來受了腰傷,人不要他做工了才回村裡,這門技藝啊,他懂。”

雲莞眼前一亮:“村裡還有人會做這個,我竟不知!”

雲承德笑道:“呂大爺回來那年,你才五六歲,哪知道這些,你這孩子主意多,既然想做這個,不如去問問呂大爺。”

知女莫若父,這麼長時間下來,雲承德早就習慣了女兒腦袋裡時不時生出點想法,知道雲莞所說的感興趣,必定不僅僅是字麵上的感興趣,定然是發現了商機,隻是她還沒有深入了解,心中並無把握,因此並不正式與家人商量罷了。

亂世之中,他雖是讀書人,但並無嚴格的士農工商等級貴賤的看法,經曆過最貧窮的日子,便隻希望一家人安康幸福。

雲莞要經商,他從不阻攔,他雖不懂這一道,但也希望能給女兒提供一些幫助。

雲莞自己雖然也知道工藝過程,也做過紙,但時代不同工具便不同,她不能完全照搬自己所知的技術,還需結合當下,但對目下工藝工具之類,以及現下人們是怎麼進行著一門工藝的,了解得不多,她都已經計劃好去外地視察了,既然村裡有現成的老工人,自然是好事啊。

她興衝衝地應下來:“我明日就帶上幾壇好酒去找呂大爺!”

其後的兩日,雲莞果然大多數時候在往呂大爺家裡跑。

呂大爺今年六十了,目前跟著兒子住,他兒子今年也跟雲莞種了高粱,當年他受了腰傷之後,便不能做重活,被人辭退了隻能回鄉。

便是回來了,也不能做什麼重活,大多數時候,隻能在家裡做些手工活兒,編些竹編籮筐和雞籠子。

知道雲莞來找自己打聽造紙的事兒,呂大爺話閘子一開,便滔滔不絕了,跟講故事似的,從自己怎麼去江東謀生,怎麼進入了造紙坊,怎麼造紙的,能記得的都一點一點地跟雲莞說了。

就連呂家的小孫子也聽得津津有味的。

“那時候啊,造紙坊可大了,光是工人,足足有一百七十八個,一溜下來,每天每個人能做七八百百張紙,那鍋爐就是一間房,每次一曬紙,大冬日的也能把人烤得滿頭大汗的……”

呂大爺興致勃勃,說起往事,人都興奮得臉頰發紅:“阿莞,爺爺跟你講,造紙啊,它是個細致活啊,每一道它都得小心翼翼,泡料、煮料、洗料、曬白、打料、撈紙、榨乾、焙紙,這些工序不能馬虎,否則就全部完了,出來的紙張不能用,全做廢!”

雲莞撐著下巴笑道:“呂大爺您記得真清楚。”

呂大爺得意地指了指自己的腦袋:“沒辦法,做了好幾年了,這兒啊,它忘不掉,閉著眼睛都能想起怎麼做。”

“那您是大本事!”雲莞豎起大拇指。

呂大爺聽罷哈哈大笑了起來,吹著旱煙說:“可惜啊,沒做幾年就腰傷了,得回來,不然我還能做好幾年。”

從呂大爺的講述中,雲莞知曉了呂大爺有七八年的造紙經驗,且每一道工藝都刻在了腦海裡,非常熟悉,簡直是村裡深藏不露的高手。

雲莞笑眯眯地道:“呂大爺,我剛好對這個也有興趣,哪天我也學著做做,給我阿爹和小琛做些好紙寫字,到時候,您可一定得幫幫我。”

呂大爺一拍大腿:“行,到時候你儘管跟我說,大爺彆的不會,這門手藝,絕對不藏著。”

跟呂大爺說好之後,雲莞心裡的計劃,也在漸漸成型。

但呂大爺說的,已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工藝在短時間內是不會有大變化的,但是市場的狀況如何,還待考察。

這事兒蕭韞之不在,雲莞隻能去找顧庭。

顧家的生意雖然也大,但做的都是富貴生意,且以酒樓、古玩字畫等為主,聽到雲莞打聽造紙坊的事情,顧庭還吃了一驚。

待聽完雲莞的想法之後,揚眉道:“你倒是什麼都敢想,好端端的,做彆的什麼不好,去造紙?”

雲莞無語:“有現成的材料,有這個想法有何奇怪,從宏觀角度而言,確實蠻有市場的,當然,具體的市場狀況如何,還得顧公子找點門路,幫我打聽打聽。”

顧庭笑了:“東瀾國的好紙,都讓江東壟斷了,就說咱們濟州吧,幾座城池,沒有一家造紙坊,但每一座城池,少則有家紙硯鋪子,這紙張進購,全部來自江東,小阿莞,小小年紀,野心不小啊,也敢跟江東那幫商人分一杯羹。”

雲莞彎眸笑道:“富貴險中求嘛。”

顧庭嗤笑了一聲,沉吟了一會兒,爽快道:“行,我著人幫你打聽打聽。”

也不知真假,他似笑非笑道:“到時候,若是真的開了個工坊,彆忘了也留口湯給我喝喝。”

雲莞笑而不語。

兩人言罷,又說起了京城的事情。

顧庭道:“京城之事,也快了,大約二十日之後便開張,屆時,你可要去京城一趟?”

雲莞想了一下,“去吧,順便去外地看看,這陵陽城的天地太小了。”

顧庭哭笑不得:“陵陽城的天地還裝不下你個小姑娘?”

雲莞輕哼了一聲。

打聽市場的事情讓門路頗廣的顧庭去打聽了,雲莞自己心中也在計劃。

她原本想,這幾日若是有時間,去外地看看,但一想到十日之後便要出發去京城,便隻能將事情擱置下來,想著到時候從京城回來,再往江東去一趟。

雲家的人雖然知道雲莞與顧庭合作,在京城開了一家專門賣千山釀的店鋪,但一聽說雲莞要去京城,還是不放心。

“要不讓阿誠跟你一起去,你一個姑娘家,哪能自己去那麼遠的地方!”大伯娘拉著雲懷誠道。

雲懷誠也是這個意思。

雲莞卻不太讚同:“這一去,來來回回的路上,少則半個月,多則二十幾天,二哥不能離開太久,人間至味還要他主事呢,何況,陵陽城裡現在也在陸續籌備新店的事兒,不能走。”

確然是,中秋之後,雲懷誠便經常去陵陽城籌談新店的事情,連店鋪都物色了好幾個,就差最後定奪下來了。

雲莞笑道:“沒事,又不是去做什麼,隻是去看看新店而已,總不能新店開張了,我這個主子不在,何況我跟顧庭一道上路,還有何可擔心的。”

“那,那也不是自家人啊。”雲玉娘道:“兒女在外,哪有不擔心的理由,不行,阿娘陪你一起去,你一個人,娘實在不放心。”

“安心吧阿娘,我沒事,再過了年,我就十四啦,何況我這段時間自己出門的次數也不少,沒事兒。”

“你這孩子!”

“何況現在第二季高粱快要收了,阿娘你留在家裡,順便幫我看著酒坊。”

雲莞已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條了,家裡人根本說不過她,雲玉娘為這事兒憂心了好幾日。

直到,蕭浮生得知雲莞不日要進京,主動提出一起去,道自己也有事要進京一趟,蕭老夫人還親自派身邊的人過來說了一聲。

畢竟跟蕭家是乾親,且半年來兩家相處也愉快,小琛跟霜兒每次去蕭家回來,總能帶許多禮物回來,雲玉娘畢竟是信任蕭家的,這才稍稍放心了下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